四、平整对象用地的调查及通告(第16/22页)

日本政府近些年来已经变得相当开明,但还是未彻底撤销远在半个世纪之前定下的这项决议。和一九八八年一样,本次天龙GT会社想要搞出口也没见着好脸色。会社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设施、技术和人才等等都相当倚重宇航研,也就是日本政府。

硬来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出售实物,那就只能让海外的用户自己阅览公布的资料,然后自行开发了。

但即便这样,对于那些正为一千克就要三十万日元以上的高额发射费用发愁的人们来说,特洛菲发动机的出现无异于让他们得到了天使的翅膀。亚当火箭的单价仅仅是十六亿日元,凭这个低价就能将与旧苏联梦幻般的巨型月球火箭N1相当的一百吨重量发送到低轨道。变化如此之大,就像是十七世纪乘坐帆船横渡大西洋,几乎耗费了劳动者将近两年的收入,但到了现代喷气式客机出现后,只需要几万日元就可以了,于是各国各企业都争相开发搭载特洛菲发动机的火箭。

保泉玲花第一次飞到种子岛的时候,就察觉到有人正悄悄占据自己的心。

在那之前,她心里装的都是数字。作为一名监察员,她的生活就是调查伊甸会社各部门提交的经费,并计算是否会盈利。虽然伊甸会社是一家综合娱乐企业,但是其内部不仅仅交织着梦想和希望,也许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它是这样的组织,所以她的工作才需要用数字精确地将利润表现出来。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盈利。如果无法盈利,即便打着奉献社会的名号,也只是个幌子。

但是那个男人的出现彻底粉碎了玲花的想法。

利润不重要。社会风险也是次要的东西。他的目的就是飞翔。自己飞翔——一种极端个人的甚至有点幼稚的爱好。

就是这样一个爱好者,直面日本政府和大企业活跃在业界。

创立了私人财产一样的私营企业之后,又培育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发明,还创造了不菲的利润。这一切都让玲花惊讶不已。

因为工作的关系,二人经常相见,在这个过程中,玲花心里逐渐萌生出好感。除了优秀的能力,不顾他人目光敢于向前的勇气以及源自内心的热情——精神上的高温都让他闪闪发光,甚至有时候极具破坏力。玲花曾试图用图表、公式劝告他,不知被怒吼了多少次。“总之”是他的口头禅。“总之,就是要把夏娃、亚当和苹果都送上天!”“投资回报率?性价比?那些东西都没关系,之后总会有办法!”事情也确实和他说的那样最终都找得到出路。这就是他——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路上勇往直前的男人。这种形容可能有点奇怪,但玲花打从心底感觉他就是一个聪明的暴走族。

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所以当他说“让我来”时,玲花一点也不惊讶,反倒非常担心。那是她第一次有这种感觉——非但没有鄙视一个鲁莽的人,反而担心他。

为什么会担心他呢?有一天当她在名古屋的伊甸总社听到天龙GT会社发来的快报时,清晰的意识终于超越了心中朦胧的感觉。

苹果号的地面试验模型在载人试验中发生电装系统故障,烧毁了。

“载人……烧毁?”

这两个词语就足够可怕了。玲花当场退出监察部的会议,叫了一辆出租车飞奔到同样在名古屋的天龙GT会社飞鸟工厂。

为了救助自告奋勇参加天龙正在制作中的日本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载人试验的八重波龙一。

她没有赶上——因为八重波已经被送往医院了。

但是这次行动却得到了回报——八重波用缠满绷带的手臂抱紧了她。

那是一年前的事儿了。

这一年间,玲花明白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女人敢像她一样和他争吵,也没有一个女人不嘲笑他的梦想,也不冷眼旁观,而是敢于从正面和他辩驳是非。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喜欢让人起劲的东西啊。”

地上试验模型的测试结束之后,飞行模型的制作逐渐接近尾声的工厂里,二人并排站在天桥过道上,俯视着机体。

“保泉小姐,你挺让人起劲的。我这可是在夸你哦。”

“……请换一种高明点的称赞方式。”

玲花假装生气地把脸侧过去。之后,又把肩膀靠过来轻声嘟嚷道:“请不要叫我保泉小姐了……叫我玲花就好。”

“嗯,玲花。我挺喜欢被你训斥的。”

“果然没有在夸我!”

两人边交谈,边俯视着无尘室。苹果号被一群用防尘衣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工作人员包围着,等待着发射时机成熟。

开始施工的视频不仅传到了参与项目的三家会社内部,还面向全世界公开。

第六大陆的网站单单一天就被浏览了一亿四千万次,成功超越火星探路者(Mars Pathfinder)的四千七百万次,设置昆仑基地玄武栋时的八千万次,火星探测船投入绕月轨道时的一亿一千五百万次(据说若不是这项任务中止了着陆,否则浏览次数会翻一倍),刷新了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