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死的神话和真相(第5/10页)
N.速度
这些“行走”中的僵尸,实际上是在跛行或者说是蹒跚前进。即使它们的躯体没有高度腐烂或损伤,丧失了协调性也会使得它们步伐不稳。僵尸的行进速度完全由躯体的腿长来决定。个高的僵尸比个矮的僵尸拥有更大的步伐。另外,僵尸看上去好像完全不会奔跑。最快的僵尸速度也只有区区1.5秒一步。但是,这不是重点。类似于力量,僵尸的绝对优势在于它们不知疲倦。所以,那些妄想以为甩掉了追踪自己的僵尸的人啊,最好记住龟兔赛跑的故事。显然,在这种特殊的“龟兔赛跑”中,可怜的兔子很可能会被对方生吞活剥。
O.敏捷
对人类来说,平均的灵敏度水平大概要比最强悍的僵尸都要高上90%之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僵尸坏死的肌肉组织强度所决定的(因此它们无法大步行走)。另外也取决于僵尸大脑功能太低下。而僵尸的手—眼协调能力更低,这是它们最大的劣势。几乎没有人看到过僵尸跳跃,不管是从一处跳到另一处还是简单的原地上下跳跃。同样,它们无法在狭窄的物体上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而游泳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技能,实验证明,如果一个僵尸被泡胀到足以浮在水面上,那么它将会成为一个漂浮着的魔鬼。这极为少见。然而,鉴于僵尸的腐烂速度缓慢,这可能使得气体的积累极端耗时,多数误入或掉入水中的僵尸,很可能就这样徘徊在水底直到消失殆尽。一定条件下,僵尸会是优秀的登山者。如果僵尸发现了位于高处的猎物,比如在房屋的二楼,那么它们就会一直尝试攀墙而上。不管事物表面如何不可触及、如何不可能,它们都会试图攀爬。即使是在最最简单的情况下,这些尝试都是徒劳的。即使是有梯子,四个僵尸里面也只有一个能够完成这项手与手交替的简单动作。
2. 行动模式
A.智力
经过多次实践证明,人类对于僵尸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思考能力。而僵尸平均智力水平比昆虫还要低下。僵尸从没有表现出具有理智或者逻辑性的思考能力。动物界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能力,即尝试一项任务,失败,再进行反复尝试和试误而最终寻求解决,然而僵尸却已经丧失了这一能力。僵尸们总是一再地在为啮齿动物设定的实验中失败。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事件:一个人站在断桥一端,几十个僵尸在另一端,在整个僵尸试图接近那个人的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僵尸从断桥边缘掉下去,然而整个过程,却没有一个僵尸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更不用说还试图改变它们的战术了。不像那些神话小说、推测之类的,僵尸从来没有表现过会使用工具之类的事情,即使只是简单地捡起一块石头作为武器使用,对它们而言也是望尘莫及的。只需要构建一个思维方式,即石头比空手更有杀伤力,就可以达成这项简单的任务,然而它们并不会。讽刺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容易地将僵尸的智力水平,跟我们更“原始”的祖先加以比较。抛开极少数的例外,目前为止,即使是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没有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一下,它们是一台被编程执行某一功能的计算机,它们只会做命令以内的事情,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另一方面,这一功能却并不能被简单地暂停、改进或是消除、更新资料、指令,它们只会、只能执行唯一的这一项功能,一而再再而三,直到电源被关闭为止。这就是僵尸的大脑,类似于一台受本能驱使的、永不停歇的机器,无法修改,只能直接摧毁。
B.情感
就目前研究表明,僵尸没有任何情感。从试图激怒僵尸到唤醒其怜悯,人类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心理战术,却仍旧逃不脱厄运。快乐、悲伤、自信、忧虑、爱意、憎恨、恐惧——所有这些构筑人“心”的东西,对僵尸而言就像心脏一样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一切对于人类而言,究竟是最大的弱势还是最大的力量所在?争论仍在进行,而且,恐怕也永无定论。
C.记忆
现在有一种自负的理论认为,僵尸会一直保存着生前的知识。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亡者回到生前住过的地方,便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甚至可以表现出仁慈和对爱人的深情等。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幻想主义。僵尸不可能拥有意识或是潜意识的任何生前记忆,因为它们根本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僵尸不会被它生前的宠物、亲近的人、家庭环境或者是任何其他的事物所影响。因为那个人已经去世了。不管它生前是什么人干过什么事,那个人都已经去世了,现在,它只是一个除了进食本能外毫无思维的自动化机器罢了。在这里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僵尸更喜欢在城市而非乡村?首先,僵尸并不是更偏好城市,它们只是单纯地呆在自己僵尸化的地方;其次,僵尸们会选择呆在城市,而不是分散到乡下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密集,对它们而言,存在更多猎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