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息壤星之阶跃(第12/31页)
探险队将首先乘船,全部旅程有一半能走水路,然后就得弃船登岸了。
出发前一天晚上,禹丁来到妮儿的天文台,两人一夜缱绻,恋恋难舍。禹丁说:
“妮儿,按说我明天该去送行的……”
“不,你不要去。你在心中为我送行就行啦。”
这趟旅途将十分艰难,吉凶难料。但更大的风险是政治上的。尽管此行奉有教廷谕令,但如果找到蛋房,而且真的发现了某些对教廷比较致命的事实,那么结局如何,仍然难以逆料。所以两人商定,不让世俗皇室在这件事上涉入过深(提供物资和护卫只是奉教廷谕令),这样一旦局势有变,禹丁有较大的转圜余地。因为前途难料,也许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所以,在亢奋的性爱中涌动着感伤的暗流。“禹丁,我的爱。等我回来吧。如果我能回来,一定为你至少生一个儿女。”
“你一定会回来的。”
禹丁怀着歉疚和感伤,把情人紧紧搂在怀里。
第二天早上,在王城码头,船队已经准备妥当,即将启程。教廷派了何汉和梅普来送行,仍是梅普奏琴,何汉击节,琴声时而热烈,时而苍凉。皇室也派了一位内侍做代表。太阳刚刚升起,微弱的红光洒在宽阔的河面上,极目望去,河道两边尽是墨绿色的大叶树林,一直向上游延伸。14头牲畜已经在船上安顿好了,此时不安地喷着鼻息,用它们的小眼睛望着主人。30名士兵甲胄鲜明。妮儿也脱去了她的时装,穿了一套小号的军服,这种衣服结实耐用,适宜旅途生活。不过她的美貌是军服掩盖不了的,她明月般的脸庞、阳光般的双眸,令士兵们不敢逼视。这些士兵全部是光身人,天性自卑,只敢悄悄地看她的背影。卵生人出身的医官成吉就不同,他总是摆着一副鉴赏家的派头,笑眯眯地盯着妮儿看,目光简直能把她的军服剥去。队伍中只有尼微教士对妮儿的美貌免疫,他总是表情阴沉,对妮儿的笑脸和温语视若无睹。
船队启程前,尼微让全队人在甲板上集合,态度严厉地说:
“这次考察是奉教廷的谕旨,我是教廷的全权代表。行程中的日常事务由押述和妮儿决定,但各种事项的最终决定权在我手中。现在,请押述侍卫官和妮儿……”他顿了一下,才为妮儿加上尊称,“……妮儿女士确认我的话。”
押述看看妮儿,对队伍说:“我会遵从教廷代表尼微教士的命令。”
妮儿也爽快地表态:“没说的,尼微教士是考察队的最高首领!”她的学生苏辛不满地看看尼微,没有吭声。
尼微满意地点点头:“请送行的使者下船,船队启航。”
船队离开码头,缓缓向西方逆流而上。妮儿立在船艉向何汉、梅普等挥别,很久之后还能听见顺河面漂来的琴声。
2发现
20个息壤年在旅途中匆匆流过,出发时妮儿35岁,现在已经37岁了。关于计时系统,亚斯白勺书中有明确的硬性的规定:60秒为一分,60分为一时,24时为一天,12天为一日,3日为一年,10年为一岁。何以如此计时,妮儿早就思考过。在这个系统中,“日”和“年”是“实单位”,分别对应着息壤星的自转和公转。而“天”和“岁”为“虚单位”,与天文现象并无任何对应。那么,为什么要设这两个虚的时间单位?一般人从不考虑,只是习惯成自然地执行圣书的规定。而妮儿断定,这两个虚的时间单位应该来自蓝星,它们寄托着耶耶对故土的依恋。
考察队早就弃船登岸,也离开了禹丁王国的疆域,但仍在教廷的势力范围内。这里是化外之地,地老天荒,人烟寂寥。考察队越向前走,野人的语言越是难懂,好在他们都使用同样的方块字(尽管他们只认得最简单的百十个字),所以交流起来不算太困难。而且所有野人也都随身带着匕首和火镰,自称是耶耶的子孙。看来,亚斯白勺书的记载是正确的。
尽管这些野人们尚未走出蒙昧,但对“耶耶的人马”很尊重,从没人敢来打劫,反倒常有人来献上贡品,妮儿也给予更丰厚的回赠。有些胆小的野人只敢夜里悄悄送来贡品,妮儿就把回赠品留给原地。
著名的“长崖”到了。
一条长长的断层壁立如削,向南北无限延展。它高约百米,由于过于陡峭,崖壁上很少有树木,裸露着浅红色的岩层,夹在断崖之上和断崖之下的黑绿色林木中,非常显眼。断壁上面有细细的飞瀑流下,激起满天水雾,即使在晴天也散射着迷人的光晕。这道长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在圣书《出蛋房记》上有记载。据说,耶耶的子孙走出蛋房后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大约三千岁后才走到这道长崖。此时他们已经形成七个支派。但在这儿,各个支派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支派不想再走,因为穿越断层过于艰难,生死难料;而且一旦下去,无法确保能再回来,也就无法再朝拜蛋房了。有的支派仍坚持前进,因为立在断崖顶向下望去,东边是广袤的平原,明显是生存的福地。最后有三个支派继续前行,用长绳一个个缒下断崖。其它四个支派打道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