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7/9页)
“我可不是自吹自擂——至少不是吹得太离谱,几年前,我签约这家公司的时候,是我说服了这家公司改变了研究方向。”斯坦利略停了一下,从一名路过的侍者托盘里取了一杯白葡萄酒。
他变得忧郁起来。“说起事情的缘由来,也很古怪,是源于我妈过世。我和我妈非常亲近。那时我在殡仪馆里等着讨论葬礼的安排。我坐在大厅里,拿了一期《太平间管理》杂志,翻看着上面的广告。”他把嘴唇嘟起来。“你知道你可以把所爱的人的灰烬,也就是“骨灰”——压制成一颗作为纪念的钻石吗?”
马尔克嘟哝了一声。“我不知道。”
“我看到一个低温设备公司的广告,他们能把你的尸体深度冷冻,不管你死于什么原因,等到科学发现了治愈你的方法时,就会象解冻鳟鱼一样给你解冻,把你治好以后,再让你重新游回河里。”斯坦利抿了一口酒,然后他的眼神变得深情起来。“改变我生活的是一则占四分之一版面的默曼阿莫尔公司广告,这则广告埋没在杂志的封底。他们的口号是‘至爱亲人,活生生的记忆。’”
“他们卖的不是用大理石做的纪念品。他们所提供的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希望。”
斯坦利闭上了眼睛。“我一口气读了三遍那则该死的广告。我几乎要哭了。我仍然记得那个标题,‘灵魂必须随肉体死去吗?’我妈才死了几天啊,你可以想象,这句话是我多么死死地抓住了我的心。
“他们承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快,即将死去的人的所有记忆都可以存储起来。然后,你就可以去‘看望’她,就好像是和她打一个视频长途电话一样。”斯坦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呼了出来。
“相当了不起。”马尔克说。他确实记得曾经读到过相关的东西,当时的反应是持怀疑态度。
“我目瞪口呆,但又对这种明目张胆的胡说八道深感厌恶,同时这也激起了我巨大的希望和好奇——还有遗憾,这对我妈来说太迟了。”斯坦利抿着他的酒。
“经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我起床时有了一个庞大构想。尽管我玩世不恭,但我希望参与这件事。我读了所有我能找到的关于大脑扫描和上传的资料。我了解了很多,但也包括这样一个事实: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实现的。”
“如果确实能实现的话。”马尔克插话道。
这位广告人挑起了染黑过的眉毛。“有好几个网站专门讨论这个主题,连同大量伪科学。但我也确实了解到有些著名的科学家也对此抱有希望。或许有一天,这是能够实现的。这就是我决定联系默曼阿莫尔公司的原因。
“这家公司在几年前创业,经营网上讣告业务。实际上,这是殡仪馆的一个副业。不久他们便开始经营珍藏记忆的电影业务。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一位年老的父亲或母亲到电影工作室录制他的人生故事。他们甚至聘请一位个人历史学家指导整个制作过程。公司对影片片段进行编辑,再加入老照片和背景音乐,发布在网上。他们把这称为‘数字化墓碑’。这是一个很好赚钱的业务,再加上广告链接。所以很快他们就有竞争者了。”斯坦利耸了耸肩。
“后来,默曼阿莫尔有人想出了一个聪明绝顶的主意:干嘛不把他们的服务包装一下呢?客户在相机前回忆完往事以后,他们可以记录下他们的脑电波。当然了,他们得额外收取费用,并留下似是而非的承诺:总有一天,这些脑电波可能有助于‘重现’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斯坦利笑了一声。“数字化复活。”
马尔克很震惊。科恩菲尔德博士实际上是因为这种说辞上钩的吗?
“没有哪个出名的科学家把他们当回事。但是这个承诺本身是这么的令人兴奋,使公司的销售额飙升。他们开了几百家加盟店,一度成了华尔街的宠儿。直到公司老板做过了头,碰上了倒霉的‘金融风暴’,公司股票下跌。菲茨杰拉德就是在这个时候把这家公司抢到手的。他一向有抄底专家,以及四两拨千斤能手的名声。他确实给运营带来了规范。股价也回升了一些,但也只有一点点。”
斯坦利用手擦了擦自己的肿泡眼。“这给了我机会。我约他见了面。”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表明当时他一定兴奋得不得了。
“我告诉他,他广告里的承诺听上去就像胡扯。我告诉他,‘你没法让顾客相信这些承诺,除非你自己相信。说服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花钱。你得资助一些正儿八经的脑部扫描研究。’”
“那可是烧钱的事啊。”马尔克说。
“菲茨杰拉德也是这么说的。我告诉他,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个顶顶大名的顾问,炮制出大量关于实验的论文。还要尽可能找些令人兴奋的消息,发布在网站上,并且能够在广告里有话可说。如果他让人看起来是认真做这件事,他的销售额可以是现在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