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8/19页)
帅小伙对这句话也毫无反应,目不转睛、悄无声息地与他们擦肩而过。跟着秦允蓓进了楼,郑能谅忍不住问道:“你认识他吗?是谁啊?”
“不认识!”秦允蓓硬邦邦地答道。相识这么久,郑能谅从未见她有过这样的神情,已然明白他俩认识,也知道她不想多说,便也不多问,轻描淡写地开起了玩笑:“哦,你刚说见鬼,我还以为你真的见过这个鬼呢。”
秦允蓓噗嗤一下回过魂来:“骂得好!这种没礼貌的人看着就恶心,一副自命不凡的模样。”
郑能谅搂搂她的肩膀安慰道:“好了,学生会本来就是个鱼龙混杂、装神弄鬼的小社会,你来逛一趟就回去了,我可是要经常在这里的,祝我好运吧。”
文艺部和会长办公室分别位于走廊的两头,裘比轼不在办公室,秦允蓓待了一会儿就走了。后来郑能谅向别的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囧字眉的帅小伙就是在“神秘花园事件”中一文定乾坤的俞呈龙,《西都风》执行主编及首席评论员,与何戚辽、裘比轼合称“西都三才”。知道他身份后,郑能谅宽宏大量的毛病又发作了,心想:有才有名有靠山,少年得志的人难免有点自负,看来俞呈龙刚才的傲慢并非针对我,只是惯性使然,任谁都一样。
但他很快就发现并不一样,在许多人面前,俞呈龙都是爱说爱笑,谦逊有礼。第一种是漂亮姑娘,他一见到她们就会变成优雅的绅士,露出迷之微笑,主动嘘寒问暖,讲一些自以为幽默的笑话;第二种是地位比他低的人,与他们打交道时,他也喜欢说笑,就是拿对方的八卦开玩笑以显其机智健谈,同时语气神情又彬彬有礼以免对方受辱暴走,真遇上克制不住的就可以给对方扣上一顶“开不起玩笑”的帽子了;第三种就是地位比他高的人,具体表现与裘比轼一脉相承,大同小异。
与他们相比,郑能谅属于最不受待见的,从未被俞呈龙正眼瞧过。他思前想后,觉得这应该是自己跟俞呈龙不够熟造成的隔阂,等彼此加深了解后,应该会有所改观。结果,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共事后,俞呈龙傲慢依旧,却让郑能谅见识到了更有趣的嘴脸。
作为学生会主办的刊物,《西都风》与学生会文艺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郑能谅这文艺部长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协助《西都风》采编稿件。由于所有稿件都要经过俞呈龙和裘比轼的双重把关,所以郑能谅送上去的稿件录用率极低,这不能怪他没眼光,只怪他没悟性。他也不是没悟性,心里其实很清楚上面想要什么样的稿件,只是绝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选稿原则。而对于编辑部硬派下来的一些命题征稿任务,他都宁可违命挨批也不违心服从。
为此,裘比轼特地在一次学生会内部会议上既点名又不点名地指出:“搞文艺不能只讲艺术性,更要讲实用性;不能只谈风花雪月,更要关心柴米油盐;不能只写校园生活,更要揣摩和贯彻领导意图。《西都风》要进一步发挥好传声筒和大舞台的作用,多做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会地位、促进学校整体建设的好事,多展现一些正能量的作品……哦,郑能谅,不是说你。”
俞呈龙就是裘比轼这番指示的坚定执行者,一次,总务副校长柴巴窦到《西都风》编辑部检查工作,俞呈龙忙里忙外把领导伺候舒坦送走后,在门边捡到一张纸条。他一眼就认出是柴副校长的墨宝,字迹清晰,龙飞凤舞:
男生宿舍十五幢
女生宿舍三百间
学校前后两扇门
操场四周八道沟
柴副校长把一首亲笔书写的小诗留在此地的用意何在?俞呈龙的头脑飞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便豁然开朗,马上组织全体编辑召开专题品鉴会。会上,人人畅所欲言,见仁见智,最后俞呈龙慷慨陈词,总结提炼出柴副校长这首小诗的五大艺术亮点:
一、内容扎根现实,贴近生活,为学生而歌,为校园而唱,看似描写平凡的景物,实则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二、语言通俗易懂,简单亲切,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得白居易诗风之真谛;
三、结构化繁为简,清新明快,巧妙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一幅当代校园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颇具《清明上河图》的神采;
四、寓意含蓄深远,精巧细腻,其中男生代表品德,门代表智慧,操场代表体育,女生代表美学,阴沟代表劳动,充分表达了作者殷切期望学生们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好夙愿,真情流露,润物无声;
五、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将文学与数学完美地融为一体,妙趣横生。前两句诗其实是一道数学题:已知学校每幢宿舍有一百间房,那么十五幢楼就是一千五百间,由此可算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五倍,后两句诗又暗藏着一个等比数列,二、四、八,公比正好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