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7页)

他带着安丘县差役,就住在驿馆当中。

此刻是交田税的时候,十七个县来办差的,基本住在这,难免多聊几句。

曲夏州另一个下县的差役,跟安丘县关系还算可以。

但那沾桥县看马典吏他们,就是另一副嘴脸了。

除此之外,各个县的差役们,都带着一种急躁,就连另一个下县也不例外。

这就导致安丘县众人在这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眼看他们悠哉悠哉,等着户司给田税数额的时候,马典吏他们还出门逛街,不仅如此,连吃喝都比他们高上一档。

那边啃杂面馒头,他们在那吃鸡腿。

沾桥县差役忍不住道:“你们吃得倒好,难不成搜刮了民脂民膏,全进你们肚子里了,怪不得安丘县那么穷。”

马典吏看看手里的鸡腿,心道,我们出来办差,纪大人必然不会亏待兄弟们。

而且他们县的银钱还算充足,偶尔吃个鸡腿而已。

不过马典吏为人圆滑,只当没听到。

见安丘县的人不理,沾桥县差役更怒了:“一个下县的差役,行事如此铺张,是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其实这沾桥县的人生气,还是因为他们县百姓都往隔壁做工的缘故,不仅做工,还直接留下了。

本以为也没什么,谁料今年的亩产惨不忍睹。

沾桥县王县令生气,他们下面人自然没好果子吃。

马典吏慢悠悠吃完鸡腿,才道:“你如此嚣张跋扈,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眼看双方吵起来。

那沾桥县不依不饶,大概意思就是,我们上县的出来办差,都没那么多补贴,你们下县差役却吃香的喝辣的,这合理吗?

就你们安丘县的均产,合理吗?

提到这,马典吏不说话了,他确实有点心虚。

去年他们县明面上低于州里均产四十斤。

今年报的也低,估计还要“拖”全州后腿。

眼看安丘县的人不再“嚣张”,沾桥县马上又有话说。

正巧州衙门来人,开口就是:“户司让你们过去,领今年税收单子,一个个排队去。”

说着,来人开始念众人所在县的名字。

这是老规矩了,而且会按照县里粮食均产来念,由低往高,排队进户司领单子。

其实这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户司那边算好数额,按照高低排序而已。

不过驿馆里,不少人额外注重这件事。

去年第一个叫到名字的,正是安丘县。

看来他们又要丢脸了。

谁料衙门的人一个个喊过去,不仅头一个不是安丘县,第二第三,都到第十了,皆不是安丘县?!

大家私下讨论着。

那第一个县说自家均产,只有一百九十一!

第二个高了两斤。

第十个也才二百三十五。

马典吏瞪大眼睛,不会吧?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目光都在安丘县上,你们今年粮食均产多少?!

“沾桥县。”

“安丘县。”

“按照方才念到的顺序,排着队去领。”

他们没听错吧?!

今年亩产最好的县,是安丘县?!

“你们县今年均产多少?”沾桥县连忙问道。

马典吏皱眉,有点不想答。

这怎么回事啊,他道:“去年大家均产不是二百九,今年怎么都低了这么多。”

此话一出,众人又看向他。

“春天少雨。”

“收粮的时候雨多。”

“你们没受影响?”

面对众人疑问,马典吏赶紧回答,说了自家县里应对措施,还说有农具的功劳云云,又说了他们抢收了。

总之肥料跟工具的提升,加上衙门上下督促,尽可能地降低了影响。

受影响了,但没那么严重。

马典吏说完,心道坏了,纪县令要是知道这事,肯定会心痛的。

如果知道其他县的情况,纪县令估计会报的更低啊。

本来只想当个倒数第一,没想到一不留神,成了正数第一?!

马典吏擦擦头上的汗。

不是他们进步了,是其他县在原地后退啊。

所以驿馆里众人都那么焦躁?

因为今年大家都减产了?

他们安丘县的人还傻乎乎吃鸡腿,确实格格不入了啊。

再看沾桥县差役的脸色,那叫一个精彩。

他们沾桥县均产二百六十,就比安丘县少两斤。

但即便如此,那也不如安丘县。

方才的嘲讽直接成了笑话。

人家安丘县均产这样高,就该吃鸡腿的!

还好大家急着去领田税单子,没让沾桥县尴尬太久。

即便如此,去户司的路上,众人还是围着马典吏,询问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自家肯定要学。

天气稍微有些不对,就会造成粮食大量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