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7/8页)

幸好,蔡先生所制的磨油器具,便是以一抵十的好东西。

不仅如此,纪楚又托蔡先生两个要回程的徒弟帮忙,准备再定两套设备。

到时候的呼文村自己就能吃下几百万斤的油菜籽。

呼文村吃剩下的,才会拿出去售卖。

剩下的数量多寡,全看价格如何。

给的价格合适,那我们就多卖一些。

给的价格太低,没关系,我们自家作坊就能吃下。

所以纪楚对呼宝成说,你们村收购油菜籽的价格,便是市场价。

这定价权,必须在安丘县的手中。

不能任由贩子们随意搅乱。

纪楚本想着,以魏家镇的人口,才是最适合做调节器的。

可他们贪心不足,刚开始的意见都不接受,那便不用谈了

呼文村呼宝成是个忠义汉子,比他们要合适得多。

不过他们也有些用,老老实实不用低价扰乱市场,就算他们无功无过。

等纪楚都要启程去沾桥县的时候,李师爷终于想明白里面的窍门,感觉脑袋都要挠破了啊。

谢主簿那边早就用崇拜的目光看向纪县令了。

安丘县县城里,住了不知多少油菜贩子,多少作坊老板。

其中不知又有多少人,想要联合压价。

更不知还有多少人在外面观望,只等着他们本地油菜滞销,冲过来低价扫货。

暗夜里的秃鹫不会想货物价值几何,更不会想百姓们种田的辛苦。

他们只希望,安丘县油菜价格越低越好,最好一文钱一斤,那样他们直接发大财!

种田的人死了?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纪楚交代完事情,又去看了罗玉村修好的道路,以及各地建好的水车,心里满意至极。

果然啊,搞基建才是最快乐的。

纪楚一走,安丘县贩子们更是躁动。

这位走了,油菜又开始收获了,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跟着纪楚一起离开的,依旧是纪振,马典吏,加上熟悉的差役。

不过这次多了个黄总旗。

黄总旗拍拍荷包,他刚刚支取半个月的补贴银子,满意的不得了。

不是满意这些银子,而是满意在安丘县的吃喝。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每日三十文太少。

毕竟出公差,这银钱实在不算多。

可他们没想到,给的银钱虽然不多,可吃得好住得好啊。

这段时间带着兄弟们训练乡兵。

隔几日就炖肉给他们,更不用说随手可见的蜂蜜糖。

杀猪宰羊的,更不在话下,便是逢年过节,也没这样吃的。

跟这些吃喝相比,补贴银子太少,真的不是大事。

所以越在安丘县待下去,黄总旗越觉得纪楚非常不错。

就算最偏僻的通拜村百姓,也拿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住下了才知道,人家安丘县现在有多富。

怪不得纪楚害怕他们被抢。

真要让匪贼们知道,这安丘县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还不要杀红眼啊。

军中出来的黄总旗等人沉下心去教,各地乡兵学得也认真。

安丘县这边稳定下来,黄总旗又让军中其他兄弟过来,前往沾桥县。

沾桥县下属十七个地方,加上县城十八个。

所以这次来的队伍足足二十五人。

纪楚带着众人,在约定的地方等二十五人过来。

不过来之前,纪楚客气问黄总旗道:“总旗,你对其他弟兄们提过在安丘县的日子没。”

这让黄总旗一愣。

没有啊。

他识字不多,只能带个口信,并未多说安丘县吃香的喝辣的,倒是提了每日三十文补贴的事。

没提就好,纪楚认真道:“沾桥县跟安丘县情况不同,这些弟兄们吃住不愁,补贴该有的也有。”

“但隔三岔五吃肉吃糖,只怕不成。”

大实话就是。

两个地方贫富有差距。

偏偏要做同一件事,还是在同一个官员手底下来做。

按照正常讲,请军中兵将出公差,特别是这种练兵好手,一人一日补贴一百文,都不算多。

可这钱安丘县出得起,沾桥县却出不起。

强行补贴一百文,后者直接破产。

按照后者的标准,又让认真练兵的士兵们吃亏。

有条件却不给提供,实在不像话。

所以再三考虑,两地的训练官每日都补贴三十文,沾桥县承受得起。

不过在安丘县的人,则在吃住饮食找补。

原来是这样。

黄总旗这下明白,为何安丘县补贴少,吃得却极好,原来是为了他们找补。

所以要去的沾桥县到底有多穷啊。

不对,这样的话,那匪贼们怎么还爱抢沾桥县?

这地方是有多倒霉。

不仅穷困潦倒,还有恶贼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