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5/6页)

这般善解人意,就让他们夫妇俩更难自处。

妥了!

这下无论从什么地方看。

纪楚都会帮他们造武器的!

看来他们选纪楚来这里当钦差,真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九月初六,曹家话事人正式去纪楚所在的驿馆。

这位曹老爷正是曹阁老的二儿子,大儿子在京城围观,二儿子在老家守家业,安排得很是妥当。

曹二老爷仗着父兄的成就,在原化州很是体面,便是当地知州通判,都要矮他一头。

让他亲自出山,可见对此重视。

黎士杰最近也已经住到驿馆了,听说曹二老爷过来,瞬间紧张起来。

他爹跟他岳父,都没怎么见过这位的尊荣啊。

他倒是有机会见一见,还是对方主动过来。

反观纪大人依旧吃着驿馆的饭菜,还对李师爷道:“虽说都是原化州,感觉跟丰抚县的饮食还有不同。”

都说十里不同俗。

一个州的,吃东西也不大一样。

“大人若是喜欢,那就让人去丰抚县请几个好厨子过来。”

早就有人通传过了,曹二老爷出现的并不突兀,说起话来,更让人如沐春风。

纪楚抬头看过去,就见对方先一步行礼:“见过钦差大人。”

这般的客气,谁也不好打他的脸面。

果然,纪楚如曹二老爷想的那般,起身回了个礼:“曹大人,客气了。”

曹二老爷在官府中自然也有闲职,平日里虽然料理老家琐事,却也官员的。

被纪楚这么一称呼,曹二老爷连忙客气笑道:“我这官职不过是仰仗父兄荣耀,算不得什么,还是纪大人一人拼出如此功名,让人敬佩啊。”

此话听着不错。

可也表明曹二老爷有父兄家族撑腰。

而纪楚,只有他自己。

曹二老爷话锋一转,又高兴道:“咱们原化州人才辈出,有钦差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咱们这里人杰地灵,咱们原化州乡党,可全指望您了。”

方才像是提醒。

此刻却是托付。

原化州乡党党魁,你不想当吗?

这对无数人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位置。

纪楚却依旧淡淡,话里却让曹二老爷更加高兴。

“其他的都先放放,快些制好兵器,才是要紧事。”

快些制好兵器,送到广宁卫。

才是要紧事。

好好好。

有所求就好!

正好目标一致,那更好了。

曹二老爷直接打包票:“有钦差大人督造,必然没有问题。”

“只是有些细节,还请大人拿个主意。”

曹二老爷看看周围人,明显不好当面讲。

黎士杰站直身子。

重点要来了。

这位要来求人了。

那大人要怎么说?

真的帮他啊?

要如何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矿料,如何制造武器?

曹家就是因为这个,才不得已来求纪大人。

所以这曹家同样想知道,足智多谋的纪楚有没有什么办法。

等其他人退下,曹二老爷认认真真讲了自己的“难处”。

什么矿料涨价,朝廷拨款不够用,做了就赔本等等。

倘若不知情的,真以为他们因为矿料价格,所以才没能按时制造武器。

说着说着,甚至拐到曲夏州了。

“您也知道,曲夏州的工业作坊园一开,全国的矿料都跟着涨,实在是没办法啊。”

李师爷跟黎士杰同时看向曹二老爷。

黎士杰先一步道:“曹大人的意思是,是纪大人的问题?”

完了,他爹都不敢这么跟曹二老爷说话啊。

曹二老爷只得赶紧撇清关系,最后道:“大人认识的人脉广,跟曲夏州那边关系也好,能不能也挪些平价的矿料给咱们这,至少先把广宁卫的武器做出来。”

原来在这等着。

所谓挪些平价矿料,就是想让纪楚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跟曲夏州小宋训导“借”矿产。

毕竟曲夏州那边管这矿料的,一个是工司景主事,一个是小宋训导,都跟纪楚关系极好。

只要他开口,那边肯定会帮忙。

这想得倒挺好,如今价格飞涨,他们却要平价的,还要大批量地要。

这天底下,如今能办到的人不多。

纪楚是一个。

算计来算计去。

到底谁才是螳螂,谁才是黄雀。

纪楚却笑:“没有平价矿料了,就算是如今的价格,也没有了。”

纪楚又道:“曹大人听说过水泥吗。”

自然听说过啊。

各家富户,谁不弄一点,价格都快赶上黄金了。

“水泥对矿料的消耗之大,曹大人应该知道。”纪楚继续道,“这东西马上要铺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