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6页)

加上外面对工匠态度变化,基本有些本事的匠人,都被请走了,又或者自己单干。

如今去哪,不比在这强?

所以留下的人,则没什么本事。

对于这四间作坊来说,那是既舍不得买随着市场上涨的原材料,同样不舍得留住好用的人才。

说到这,纪楚反而笑了:“怪不得曹家人看我有些别扭。”

因为无论上涨的材料,还是好用的人才,确实因为他那边的缘故才有变化的。

可怪他又没有道理。

毕竟原材料上涨,他们可赚了不少。

人才这事,他们之前不重视,谁也没办法。

纪楚笑了下,开口道:“那怎么办,帮他们找找人才吧。”

啊?

找人才?!

填补到这四个作坊里?

为什么啊。

您帮忙找的人才,曹家不乐疯了。

“是吗,只是好事吗。”纪楚笑着道,“新的人才进来,就会形成新的势力,原有的利益集团怎么办?”

肯定会吵起来啊。

是啊,肯定会吵起来。

如今曹家这看似是平静的湖水,里面肯定暗潮涌动。

扔几块玉石进去,让他们好好打上一架。

内部的撕裂,可远比他从外力破开要快。

再说了,他都帮忙建设人才梯队了,谁还能怀疑他的用心?

“顺便再催一催,让他们多买点原料,不然造得太慢了。”

祝亚祝耘立刻答应。

他们肯定会照做的!

就听纪大人的话。

果然,曹家知道,纪楚觉得武器作坊工匠太少,所以想帮忙补充一些,可以自己写信推荐时,那曹二老爷简直要乐得蹦起来。

纪楚推荐的人啊,那肯定极为厉害。

都说跟着纪楚能升官发财,果然不错。

听驿馆的人道,纪楚还给他侄儿写信,让远在广宁卫的侄儿不用担心,他会送武器过去的。

这侄儿真不错啊,幸好自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

也幸好他爹娘,也就是纪楚兄嫂人很好。

否则这钦差大人,肯定不会这么卖力。

看他能建设好一个工业作坊园,帮曹家建设一个武器作坊园,那也行吧。

任谁在这里面,也看不出一丝一毫的问题。

毕竟从哪看,纪楚做的都是好事。

果然,纪楚的信件一出去,不少厉害的匠人都来应征。

甚至有人提出,要不然咱们也造火器?

纪楚对此并未回答。

但如今造火器才是大趋势。

要说曹家跟其他三个作坊不动心,才是怪事。

几番上门之后,纪楚那边也道:“造火器可以,但你们四个作坊如今的差事都没做完,还有精力造火器?”

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经过不少人分析过后,终于有人得出结论。

“纪大人,是不是在变相催我们快点造冷兵器。”

从纪楚回原化州,就表现出对督造武器的急切。

这么看的话,好像确实如此。

难道这是给他们的奖励?

谁先做完订单,谁就能造火器?

为了他侄子,还真是卖力啊。

不对,也是为了向朝廷交差,证明他这个钦差做得不错。

看看人家纪楚,终于明白他的政绩为何那样好了。

一个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四个作坊几乎比着赛的买武器,招揽人才,同时还要加快生产。

短短半个月里。

原本萎靡不振的武器作坊,终于有了几分当年的影子。

“纪楚这官做得可真好。”

“曲夏州那边,都是这么做事的?”

“这也太利落了,说做什么就做什么。”

原化州的官吏们恨不得立刻做笔记,看看人家纪楚怎么当官的,再看看自己!

真是没法比啊。

外面看着热热闹闹。

可四家作坊内里,准确说后面的四个家族,则显得极为混乱。

作坊是正式运转了。

可他们内部的混乱,却是跟作坊完全割裂。

主要原因有好几点,一个是新来的工匠实在厉害,几乎立刻取代原有的话语权,让原本的匠人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人人都知道,跟着纪楚带来的人能赚钱,肯定听话啊。

就看那祝亚祝耘两人穿的戴的,还有平日里吃喝。

再听他们给家里置办的物件,修缮的房屋。

谁不跟着他们做事,那才有鬼。

再看看纪大人请来的匠人,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嘴里还嘟囔着:“就这点活?要不是纪大人来请,我们肯定不干的。”

他们虽然并不认识纪大人,却不妨碍他们对纪楚十分爱戴。

只要能帮到忙的,肯定过来啊。

随着他们的话语权越大,四个武器作坊,明显不怎么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