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6页)

其实谈不上指点,但水泥铺开的消息,是整个原化州第一批知道的,甚至跟京城同步。

这就给了县令时间准备。

开春之后,他便召集人手前去修建水泥作坊。

那会儿纪楚已经到了州城,忙着曹家的事,完全不知道县里跟无头苍蝇一样。

水泥作坊太不一样了。

古往今来都是头一份,别说县里了,就算是原化州州城,还有周围的州府,都没人知道这东西怎么弄。

这种事越急越乱,越乱越急。

最后还是纪楚的娘子陶乐薇站了出来。

她那会儿已经显怀了,可看着老家的作坊开不起来,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由她接手后的丰抚县水泥作坊,进展得尤为顺利。

先不说她在曲夏州先后开过不止一家作坊。

再者曲夏州的水泥作坊也是在她相公手里,一点点建起来的。

那些图纸文书,乐薇接触过不止一次。

这些东西不算秘密,顶多算见识。

可整个原化州里,有她这番见识的,还是少数。

不只是乐薇,还有李娘子同样如此。

两人好歹在外面经营蜂糖生意多年,更是看着工业作坊园起来,对此很有门道。

故而她们二人一出手,丰抚县的水泥作坊想不顺利都难。

丰抚县县令更是有眼力,一定要任命二人为水泥作坊的管事。

对此,衙门上都没有意见。

抛开陶乐薇是纪楚娘子之外,只看她的能力,那也是极强的。

县令这份信任,也让丰抚县逐渐脱颖而出。

其他地方焦头烂额。

他们稳步施工。

其他地方赔钱赔的家当都没了。

他们作坊落成。

其他地方技术根本不过关。

他们这边请来曲夏州来的祝亚祝耘两兄弟,开始调试水泥配方。

其他地方终于明白,这事急不得,需要系统性学习,最好去曲夏州进修。

丰抚县的水泥作坊,已经开始产出了!

水泥!

质量极好的水泥!

整个平临国这么快能造出水泥的,屈指可数。

一时间,冲着陶乐薇去的商户们络绎不绝,纷纷请求她帮忙建设水泥作坊,他们可以给钱!给很多钱!

这里的报酬,已经完全跟纪楚关系不大了。

完全商户们心里苦啊,再不找专业人士帮忙,赔都要赔死了。

但看着人家大着肚子,大家只好含泪离开,等着陶夫人生产之后再说。

这事州城不少人都知道。

也就是那些没人脉,还没眼力的人,真以为纪大人的娘子是村妇。

其实纪楚也不知道这回事。

更不清楚,已经有八个月身孕的娘子,正大着肚子看水泥作坊的账册。

要说那里面粉尘大,她怀着孕不好靠近,可账册跟运营,还是能管一管的。

对此陶乐薇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做得兴致勃勃。

真让她闲下来,还不适应呢。

为此,公婆兄嫂还特意给她腾了间书房,说是让她专门看账本用,而且蜡烛跟油灯都点得极旺,害怕她伤了眼睛。

就连村里其他人路过纪楚家中,都要放慢脚步,唯恐惊扰了女财神做事。

没错,如今大家称呼陶乐薇为女财神。

谁让原本乱糟糟的作坊在她手里,不到三日就变得顺畅起来。

现在大家能在作坊里找个差事做,也要仰仗她啊。

谁能想到,一个差点被扔了的小姑娘,如今成长到这般地步。

就在大家感叹时,从京城而来的几辆豪华马车,更是让人奇怪。

等马车上两位华贵妇人说明来意,纪家村的人才知道,纪楚在京城又得了贵人的赏识,特意请了宫里的嬷嬷们来照顾怀孕的陶夫人。

这两位华贵妇人,第二日便入乡随俗,穿得简朴许多,她们还道:“没想到纪大人宅邸不同,小的们不知轻重了。”

原来是她们两个,以为都当了钦差的纪大人,宅子必然十分奢华,为了不跌面子才穿了稍显华贵的衣裳。

可到了地方,方知这家初心不改,顶多是把老宅子修得结实实用些。

对此,陶乐薇自然并无责怪,只是先感谢两位嬷嬷千里迢迢过来照顾她。

两人的来历,纪楚自然跟乐薇通过信,对她们二人的态度,并不像对仆从,而是以礼相待,尊她们两位为正经医者。

纪家这边适应得快,纪家村其他人却反复讨论。

最后的结论便是。

读书好。

读书能做官,还能让宫里的人来伺候。

因为睿王妃跟两位公主,不仅送来这两位嬷嬷,还有五六个婢女跟着,全都是过来伺候陶夫人生产。

不仅送人,还送了不少物件,对孕妇和孩子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