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6页)

对此,本就兴起学习风潮的纪家村,此刻对读书更加上心。

不管怎么说,也确实让大家更上进了?

纪楚对此知道得并不算多,主要是乐薇不善于自夸,信里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也是一笔带过。

所以回到丰抚县,看到这里忙忙碌碌运送水泥的时候,还以为是本地县令的功劳。

等得知一切时,难免有些惊喜,但又不算意外。

乐薇的能力自不用说,她完全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那县令直接道:“现在方圆五百里,就咱们这一家水泥作坊,能赚不少银钱啊。”

“大人放心,等拿到第一笔盈利,就把这路给修了,修好路之后,咱们作坊生意只会更好。”

虽说作坊刚成立还没一个月,但已经名声在外,还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

这么算起来,他在州城的时候,乐薇其实已经接手水泥作坊了,当时只说去帮忙,殊不知,这作坊完全是靠她支撑起来的。

那会儿身上事情多,估计也是不想让他烦心。

纪楚听着这一切,只觉得自豪得很,乐薇真的很厉害。

四月二十二,纪楚终于回到纪家村,还没走进村子,就看到远处的水泥作坊。

周围人来人往的工人,还有抢着来购买水泥的建材商人,大声吵嚷着,带来一片生机盎然。

纪楚骑在马上,并未去水泥作坊,而是准备直接回家。

可人还没走,又听到一声狼叫。

养了狼之后,纪楚才知道,这狼跟狼的叫声完全不同,比如这声呼喊,分明就是追风的声音!

已经是成年狼的追风,先一步发现了他的主人!

主人回来了!

追风的叫声响彻整个纪家村。

村里的人知道纪楚夫妇养了头狼,但平时也不这么叫啊,好在这是大白天的,而且这狼叫得明显有点兴奋?

刚吃了日常补药的乐薇一听到这动静,立刻道:“相公回来了。”

看着平日稳重的陶夫人,此刻罕见有些激动,照顾她的两位嬷嬷笑道:“夫人,要不要去看看。”

陶乐薇点头道:“肯定要的。”

说着,乐薇看了看自己八个月的肚子,总有点不好意思?

纪楚家人听说他回来了,立刻放下手里的活。

可惜大家还没走出家门口,纪楚本人已经到了。

他大步流星,根本不需要大家迎接,这也不是头一回回家啊。

纪楚跟爹娘兄嫂们问好,但眼神也在娘子身上,颇有些愧疚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他一直在外面当差,这回来得也晚了。

众人看着小两口,忍不住笑道:“你们两个倒是客气,快进门说话啊。”

陶乐薇并不觉得自己辛苦。

一个是知道相公在做什么,二是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可相公这般说,她还是很开心的。

这看在其他人眼里,忍不住多了几分羡慕。

尤其是京城来的嬷嬷宫女们。

当官的相公在外面办差不回家,这都是常有的事。

甚至直接去赴任更为常见。

毕竟官场上的事情可不等人。

也就纪大人千里迢迢回来,听说还要再奔赴几千里去任上,只这份心意,便是京城许多官员没有的。

更别说一回来,就讲妻子辛苦了。

纪楚完全没有想那么多。

单纯是因为,怀孕这种大事,当丈夫是不在身边,已经够离谱了。

倘若生产还喊着有事,更是不可饶恕。

即便是皇帝,也没有日理万机到这种地步,何况他只是个知州而已。

纪楚回家之后,除了接收同僚好友们的信件之外,其他时间都在陪着妻子。

这也算他难得的休闲时光。

但水泥作坊的事,他一概不掺和。

乐薇已经把作坊处理得明明白白,他此刻去“帮忙”,只会抢了所有功劳。

如今这情况,还有那县令的“聪明”,必然会有这种结果。

谁让他这次回来之后,明显感觉到巴结的人越来越多?

除了陪妻子之外,纪楚跟着爹娘兄嫂,又把家里该做的事情给做了,也下地帮忙干干活劈劈柴,算是尽自己的孝心。

李师爷跟李娘子也难得悠闲。

手底下跟着的几个人,每日除了去县里收发信件外,多数时间都在闲逛。

尤其是弓春荣的堂弟,还有茶馆童老板的侄儿童小文。

他们两个都是安丘县的人,一个二十,一个十九,正是跳脱的年纪。

剩下两个随从,则是西北常备军出来的兵士,两人退下来之后,就跟着纪大人左右,保护他的安全。

故而多数时间,都是弓堂弟跟童小多去县里跑腿。

说话间两人就骑马回来了。

弓堂弟背着个包裹,里面皆是来往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