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4/5页)

那边的哭成一团,纪楚眼圈也有些湿润,走到乐薇身边,轻轻把她搂在怀里:“这一路辛苦了。”

乐薇轻轻摇头,反而是被爹娘圈在怀里的纪绵绵努力挣扎,眼神带着陌生感看向他爹,甚至带了点警惕:“娘,他是谁。”

纪楚原本还有些伤感,此刻低头笑道:“你说我是谁。”

绵绵把头埋在娘怀里,又看了看眼前的人。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纪楚想揉揉孩子的脑袋,又被绵绵躲开。

“有点倔脾气。”乐薇捏捏女儿小脸,“这是你爹啊。”

她知道!

就是不熟悉。

纪楚笑:“让你娘亲抱这么久,不怕她累着吗,累累我如何?”

纪绵绵这才抬头,伸手让她爹抱。

确实如乐薇信上讲的,是个倔脾气的小孩,别看只有一岁半,人聪明得很。

一家子终于团聚,城门口众人又哭又笑的,终于缓过神。

还是李师爷道:“这里不比家里,格外冷,咱们还是赶紧回宅子吧。”

纪楚当然住在衙门后宅,跟平时出入公堂的,自然不是同一个门。

不过他平时不怎么走这边,多是起床就去前堂上班,出门直接从前面离开。

回衙门之后,先办差,直接回了后宅。

这种直接去住处的情况,竟然很少见,以至于门房的随从都一脸诧异。

“这是纪娘子,这是知州的大哥大嫂。”

身边人连忙介绍道,让门房众人赶紧记下。

其他官吏带了家眷过来,他们还不会这么上心。

但这人是纪大人。

来了昌河州之后,不仅为这里做了许多事,还帮衙门差役们做了许多事。

比如他这个门房的长随。

以前每年冬日,都是极难熬的。

天寒地冻,还要自己掏钱买炭火,否则谁在这门房处,谁就被冻死。

现在不一样。

门房处直接修了个火炕,旁边帮他们新建了个小厨房。

厨房随时有热水,这边随时有热意。

即便是出去巡逻,还有整套的棉衣给他们。

大家当差,为的不就是吃饱喝足,好好过日子吗。

这么好的条件,都是靠纪大人才得来的,自然对大人心存感激,更愿意帮他做事。

纪楚大哥大嫂等人,还有乐薇一行,则直接到了住处。

因为天气冷,这里的房间早就铺上被褥,用的当地的皮货,不算特别贵。

盖的则是棉花被。

他们突然到这边,肯定不习惯这里的寒意。

不过大家一进屋子,下意识道:“这屋里好像没那么冷?”

“是火炕吗?”

建火炕这事,信里已经说过了,所以不难猜测。

但也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好用,进到屋子里,就能感受到暖意。

众人不由得感叹,纪大哥也道:“咱们家是不是也能弄一个。”

爹娘年纪大了,很需要保暖。

“这简单。”纪楚道,“回去的时候,抄一份图纸,火炕并不难建。”

纪家众人被安排到两个院子里,原本冷清的后宅,瞬间热闹起来。

到了纪楚所在的主院,绵绵挫挫小手,往里面看一眼,用几扇屏风隔开的小间里,就是她的位置了。

乐薇蹲下来笑着道:“都是你爹爹给你布置的,喜欢吗。”

绵绵没说话,可眼神明显是喜爱的。

纪楚还指了指院子另一个小房间:“那边也是你的屋子,要不要去看。”

绵绵既想去,又有点怕,还是搂住爹爹脖子,才稍稍点头。

这一幕让乐薇倍感欣慰,看得她眼圈有些红。

纪楚一手抱孩子,一手拉着乐薇,去看给女儿准备的房间。

以后这就是他们的家了。

昌河州的冬天虽冷,但如今情况却好多了。

就把衙门的差役们来说。

巡逻有棉衣,再加上便宜的皮衣,以及后续的兔毛衣物。

回来喝点热水暖和暖和,再到有火炕的值房里休息。

这样一来,冬日也没那么难熬了。

本地的乡绅士绅也是如此。

现在还是九月份,天气越冷,这种感觉越明显。

还有人甚至已经住上用水泥砖块盖上的房子,等火炕再烧起来,冬日的屋子里,那温度甚至能养花。

靠着大家的努力,寒冷的昌河州照样适宜人们居住。

到那时候,昌河州的人口,绝对会越来越多,绝对能发展起来。

安顿好纪家人之后。

纪大哥纪大嫂这次来的目的,也正式放到台面上。

说话间的,白婵婵的亲哥亲嫂子同样到了昌河州。

他们爹娘年龄有些大,不好长途奔波,已经是家里顶梁柱的哥嫂过来,也正合适。

对于他家来说,纪振爹娘亲自过来,则颇有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