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既生瑜,何生亮(2/3马霁明番外)
马霁明喜欢上网, 喜欢刷薇博,喜欢上论坛,喜欢看到那些花团锦簇, 热热闹闹。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 演员尤甚。马霁明喜欢看到别人讨论他,那些讨论能够证明他的热度,能够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演员。
无论好坏。
他的愿望很小,只要是大众的关注都能够让他满足。
他至今还记得,当初艺考进央戏, 他在论坛、薇博上还被人扒过照片, 部分人对他的长相很满意,觉得他未来可期。
马霁明当时也觉得自己未来可期。
事实证明, 在学校的四年里,他作为被偏爱的骄子, 顺风顺水地走完了学业之路。
大三那年,在同学们还在跑龙套积累经验的时候,他就已经去拍戏了,还是题材和人设都不错的仙侠男二。
毕业后,大部分的同学还在为工作奔波,为砸过来的生活重担拼搏的时候,他就已经转投到大花名下了。
一直先人一步的马霁明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当然, 这样的幸运儿不止他一个。
其实那一年在九楼,在叶兴瑜身边见到余寻光的第一面,他就认出了他。他们这一届人谁不知道呢?中传出了个“天才”。在校时,余寻光的名字在同学和老师之间口口相传,比他还大。只是由于中传不是纯表演艺术院校,网上少有人知道有这一号人。
现在天才来到了他的眼前, 他们站上了同一座舞台。
那就战吧,看看是央戏的尖子厉害,还是你中传的天才厉害。
然而一开始,余寻光的表现是有些令人失望的,这人的性格跟想象中的差距很大。他并不开朗,也不活跃,日常不爱社交,不爱出风头,没有表现欲,他是那种传统的,被家长老师保护得很好的“好学生”。他既没有攻击性,也没有露出明显的欲望,他生疏又笨拙的去接触这个演艺世界。
跟叶兴瑜签约之后,马霁明都进更好的剧组做男二男三了,余寻光还在跑龙套。
据说他还有在上各种表演课。
难道是专业能力跟不上?
不是,你中传的天才,就这?
半年之后,马霁明从剧组杀青,听田均提到余寻光接了湘南台的戏,还是以宣传消防为主的任务剧。
是了,现代戏就是任务剧多,但每年都拍那么多,也没见火多少部。
田均跟他说,余寻光参演的那部《烈火英雄》,番位都排到男四男五去了。
马霁明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十分清楚,年轻演员去演正剧就是会这样。
田均还说,湘南台筹拍这部戏的时候有额外要求,要求演员下一线的消防支队学习。从体验生活到结束拍摄,需要9个月的时间。
太傻了,相当于一整年过去了。
马霁明都进了两个组了,余寻光才从《烈火英雄》里出来。
他的《逍遥在》都播了,余寻光才播出一部跑龙套的剧。
马霁明喜欢上网,他也经常去“鉴赏”同行的作品。
老实说,余寻光在那部《第三医院》里的表现有点厉害,正正好给过于喜悦的马霁明当头一棒。
在他沾沾自喜时,他的对手在勤勤恳恳的工作。
哪怕只是龙套,这位天才也演得很好。
这不禁让马霁明怀疑起自己的选择。
和余寻光比起来,他在剧组里的生活像是在混日子。他第一次问自己,演对表演没有任何助益的偶像剧,值吗?
有时候马霁明也会迷茫,因为他同样是个有理想的人。
迷茫之后继续对现实保持坚定。
现在圈子里水深,年轻人出头更难。马霁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很清楚,“围魏救赵”四个字可简要概括。有做演员的坚持固然好,但也得需要有了地位,有了话语权,有了支撑生活的金钱,再去谈理想。
他不是余寻光那种死心眼的性格,他做不到沉下心做事。
他不可能去演配角。因为他要保证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会选择先拍偶像剧。马霁明想让自己红起来,让公司和资本看到他的能量后,再用更大的胳膊去选择更多可以选择的东西。
或许是乐极生悲。《逍遥在》播出之后他有了点名气,随之而来的是对他长相的攻击。
马霁明忽然认识到他没办法通过偶像剧得到大众的认可。
他尝试分析:有没有可能,由于剧种问题,他吸引到的粉丝都是比较低端的?因为这种剧除了为你杀尽天下人也在所不惜外,根本没有正向立意和其他内容。
于是马霁明屏蔽了粉丝们无意义的夸奖,他开始在刷论坛时收集正常观众给出的建议。他们说他胖,说他脖子有点前倾,说他体态不好形体很差,说他说话时做大表情嘴会歪,这些都是实话,他会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