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哥,你小名叫凯凯哇
余寻光上午的工作内容就这些。完成了这部分拍摄后, 下午,他要前往另一个片场拍摄郑云开和妈妈的戏份。
饰演郑云开母亲蒋雯的演员不是别人,正是叶兴瑜的姐们儿之一, 余寻光客串过的那部《第三医院》的女主角龚玉。
时隔五年, 再一次合作,跑龙套的成了男主,曾经的女主过来跑龙套客串,不可谓不是世事无常。
但这是娱乐圈常有的现象。
娱乐圈既然是个“圈”,那便逃不开交际。演员在做演员之前, 还有“人”的身份。
在这个圈子里混, 一些聪明的人会额外注意自己在外面的口碑,不得罪人, 不讨好人,更不在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跟着去踩人。因为你根本没办法预料到曾经你看不起的小演员会在某一天长成什么样的苍天大树, 你不能够保证自己能红一辈子,你也无法预测到,那些喜欢考古、审判的网友会在什么时候把你做过的某件事挖出来,他们又会从哪方面解读,那些舆论又会给你的口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娱乐圈,做艺人,就得做好时刻被各方挖掘隐私的准备。
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需要知行合一,需要强大又准确的自我认知,还需要时刻发自真心的自谦。
近三年余寻光在圈中声名鹊起。尤其是去年的芙蓉奖后,网友们自发的为余寻光陪跑的事情出头一事,让圈内人大跌眼镜。大家都是搞惯了舆论战的,是水军还是真实用户一眼就能看清。可以说, 观众和网友对于余寻光的这种路好感是近十五年来都不曾有过的。
以前大家都在说「得粉丝者得天下」,新生代的流量演员吃的就是粉丝经济这碗饭。韭菜状的粉丝经过层层剥削,最后落到实处,就是人民币的形状。大家经常说余寻光是“流量”,可是仔细分析数据就能发现,关注他账号的用户里占比最大的那一批根本不是“粉丝”,而是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汇集在一起的“路人”。
甚至是很多不玩社交账号的“观众”。
最能体现他号召力的,是《密信》那部电影。电影上映时间,不仅是圈内各位好友支持,爱看余寻光演戏的观众们也在支持。
他们是没有组织的,是不能控制的,是影视从业者最想获得的那部分“不发声的绝大多数”。
曾经有组织特意去做过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知道余寻光的人就是无条件的相信他。
在大众心里,余寻光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故梦》那部电影是他们会留下这种印象的奠基石。
在影视化之前,看过这部作品的都能认定黎耀川是渣男,结果余寻光一演,黎耀川就成了雪,成了花,成了全网认证的“文艺男神”。路演时那几位文化水平不错的观众对角色的现场赏析,现在还时不时被人翻出来点赞。什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什么“零落成泥碾作尘”,叫人想起来都牙酸。
青年演员余寻光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过硬的职业素养做了一块巨大的吸铁石,他向所有迷信“粉丝经济”的人证明了“得路人好感者得天下”的事实。
龚玉是见识过比她高一代的那群70后演员的号召力的,她毫不怀疑余寻光现在就有那种国民度。网上针对余寻光的黑帖一直没停过,从私生活到人品无一都有组织的发过通稿,结果愣是没人信,金钱和心力全部白费了。唯一有热度“余寻光结婚生子”内容还被人顶上来一个999+高赞:
「余寻光基因这么好,生八个崽都没关系,别耽误他拍戏,快点上新戏,急。」
离谱的是,余寻光这种路人好感不仅辐射到他自己,还辐射了叶兴瑜。现在有很多人提起叶兴瑜的第一反应就是:余寻光能够心甘情愿给她打工,这姐们一定是好人。
还有近期因综艺剪辑被黑的王文质,眼看着要被节目组拿来炒黑料,路人一想起他是余寻光哥们儿,率先不干了:王文质能和余寻光做这么多年兄弟,他能是坏人?他婚礼上还抱着兄弟哭呢,这种性情中人绝对不能干那种两面三刀的事!节目组你剧本写得太离谱了,快换个人演这场戏。
有时候看到网友们因为「余寻光」三个字而无脑护,龚玉也挺窒息的。
你们真了解他吗你们就这么说?
实践出真知。后来龚玉自己去了解了轮。
从毕业第二年开始就一直在一线演戏,无论角色大小,保持着每年三到四部作品的产出频率,从宣传期、到剧组拍摄、到为角色体验生活,一切行程都在大众面前透明,让大家了如指掌。
在观众眼里,余寻光是如蜜蜂一般辛勤产蜜的生产者;在老板眼里,余寻光勤勤恳恳得像头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