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才算法》沈竞先(第4/5页)

余寻光左右无事,见潘泽永焦头烂额,忙完自己的工作后也会去帮忙。

潘泽永对此乐见于成。

后勤工作的流程是繁琐的,剧组又是一个小社会,从人情到金钱,副导演不一定都要管,却得对流程和动向了如指掌。这期间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潘泽永带着“小师弟”进进出出,携手成长,一起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潘泽永发现余寻光对摄影组的情况十分了解。

余寻光解释:“是我之前从李传英导演的团队里看到的。”

潘泽永便知道,这世上还有另一位李姓导演对余寻光很好。

从长辈的角度来看,余寻光听话又真诚,在专业上努力还能出效果,对这样的年轻人多关照两分并不奇怪。

潘泽永自己都对他很照顾。

既然《天才算法》故事的主体是师与生,免不了会用到很多青少年演员。沈竞先的奥数班一共有5个孩子。3男2女,每个角色背后都有支线。

余寻光是在拍摄定妆照时第一次见到这群小演员。

少男少女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充满活力。

在他们之后,是各种随行人员。

哪怕还未成年,部分孩子也已经和圈内专业的公司签约;个别两个没有签约的,家长忙前忙后的在帮其打点。

余寻光只是看了一眼,就回头去帮潘泽永的忙。

女主角管诗语也是这会儿遇见的。她和叶兴瑜的那个叫龚玉的姐妹儿一样,都是属青衣的演员。只不过管诗语这回是第一次演妈妈,为了演好,她剪了头发,停了护肤,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拍完定妆照后,开机前三天,剧组准备剧本围读。

围读会,李恕坤好歹是出席了,只不过他没发言,全程端着个保温杯神游天外,连导演阐述剧本的环节都是让潘泽永上的。

制片人坐在一旁不发表任何意见。反正导演栏的“李恕坤”招牌是打出去了的。只要成片能够过关,他根本不管剧组里到底是谁在掌权。

导演、编剧、摄像依次发言后,轮到了男主角。余寻光早就对沈竞先的人设了如指掌,一番分析头头是道,让编剧止不住的在心里发出认同的声音。

他说完,编剧还道:“把戏给余老师演,我是绝对放心的。”

第二个发言的是女主角。管诗语今年35岁,也是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演员了。她很珍惜这次和余寻光共演的机会,自然不会在围读会上露怯。

第三个发言的是本剧的三番,饰演吴义龙的傅文光。虽说人家年纪不大,今年才16岁,可都在这个圈子混了,他的专业能力不可小觑。

个人剖析完角色后,正式进入围读。

这里还出了个小插曲。傅文光在进行对话时,将台词中的“籼米”读错了。这毕竟不是常用字,潘泽永纠正他之后也没当回事。

直到他这之后又将“鏖战”的鏖读成“毛”。

潘泽永歪头,手托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原来这孩子是专业可以,文化不怎么样啊。

再加上错别字的频率问题,潘泽永现在都有些怀疑他做事的态度了。

这些字不能是第一天念吧?就没去特意查过?

余寻光见他这样,很默契地没有接傅文光接下来的词。

傅文光犹然不觉,还提醒到:“余老师,该你了。”

“不急。”潘泽永接过话,他拢了拢剧本,望着他说:“傅老师,咱们组是现场收音,您知道的吧?”

傅文光低头看了看剧本,有些迟疑地点头。

他这时候已经反应过来可能是自己又读错了字。

潘泽永没在表面上针对他,而是转头看向所有人,“这样,从现在开始,再有读错别字的,一个罚款50,各位演员没意见吧?”

规矩从说出口时就已经生效,没有人敢应这个声。

傅文光扣了扣剧本的边角,羞得低下了头。

李恕坤拧开保温杯,喝了口水,老神在在。

余寻光扫了一圈不是很自在的小演员们,开始接傅文光刚才递给他的台词。

这一巴掌打下来,谁还敢开口呢?

潘泽永刚定下的规矩,不能收不了场。

于是,他故意讲错了一个字。

霎时间,所有人都望向他。

“哎呀,”余寻光不好意思地笑道,“读错啦。”

因为他这一声笑,现场原本凝滞的气氛又流动起来。

余寻光转头望向潘泽永,“潘导,我是男主角,更该罚。今天的错别字额度算我头上吧。”

潘泽永抿了抿嘴唇,“听余老师的。”

余寻光便顺利的把台词念完,然后看向傅文光。

傅文光动了动嘴唇,好不容易才把在心里百转千回的台词说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