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副导演张庆鹤(第2/5页)

他没有看错人,程俊卿也没有让他失望,副省务长的乘龙快婿到底还是从市里飞了出去。

30岁的年纪进省务厅,很多人来说,不亚于白日做梦。

程俊卿的收获配得上他的付出。

程俊卿和谭鹏江的来往简单明了,他和他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清晰可见。他们就是最简单的,由利益而绑在同一条船上的人。在谭鹏江拥有新的山头之前,他们可以一直是朋友。

谭鹏江利用程俊卿得知了很多上头的政策,更获得了诸如批款,审改等方面的便宜。程俊卿利用谭鹏江的圈子,为自己在他人面前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堡垒。这幢堡垒或许不能抵抗梁渊华、纪宗海等真正高位的领导,可是在下级关系面前却非常管用。

别看程俊卿一天到晚被纪宗海训得像个孙子,他在外人眼里可是沙省公认的“二号首长”。

程俊卿和谭鹏江的酒桌戏从早上拍到晚上,给余寻光感触最深的是,他仿佛经历了一场加速人生。早上,程俊卿是初出茅庐毫无根基的新人,他在酒桌上陪酒、陪笑、陪聊。他的样貌出色,自然而然会被其他人占便宜。这些对于程俊卿来说,都快要成为日常。到了晚上,程俊卿成了“二号首长”,大家朝他谄媚、奉承、逢迎,多的是人投怀送抱,主动让他占便宜。这么明显的落差对比,如何能不令人丢掉道德的底线,去寻求更高的位置?

余寻光又想起他和张第源的酒吧之行。毋庸置疑,张第源带他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干净的,无法反映社会环境的地方。和电视剧里拍出来的东西相比,他可以说是被人很温柔的对待了。

这样其实不好。他常年在剧组,生活本来就封闭,再不让自己落地,会容易在他内心滋生出一种的小布尔乔亚式的高高在上。

余寻光想,有机会的话,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看看这个世界更真实更深复杂的一面。

跟谭鹏江拍完,余寻光又换来王文质搭档,继续拍。

程俊卿在26岁生日那天与严子龙重逢,从那之后的每一年,严子龙都会主动给他庆祝生日。

严子龙是唯一能够进入程俊卿内心的人。程俊卿曾经说过,他愿意把自己的纯洁和良心都交于严大记者保存。

严子龙和程俊卿拥有同样的境遇,他理解他,自然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欺他,敬他,小看他。程俊卿那种迫切的,想要出人头地的心情,在严子龙看来属于人之常情。只是他也认为在官场那种环境里打滚,日久天长会容易被同化。

严子龙自己是个相对正直的人,他不愿意程俊卿为了权财面目全非。

哪怕要向上爬,也该有自己的底线,这样才不会成为权财的奴隶。

那是在程俊卿向梁小絮求婚成功那年,在他的生日上,严子龙对他说:“我要往你身上绑根绳子。”

他说做就做。他解下蛋糕礼盒上的缎带,轻轻地系在程俊卿的手腕上,打了个死结。

“你放心大胆的往前走吧,我在后面帮你看着,帮你注意着前面的危险。等你真正走到悬崖边上,我轻轻一拉……”

程俊卿望着他笑,“我就会听你的话,往回走。”

排这场戏时,张庆鹤对王文质的要求是一定要严肃,正经。

“你还需要温柔。铁汉柔情,懂吗?”

王文质这几年演喜剧、排小品,他无时无刻不在分裂的幽默细胞好像把他整个人腌入味儿了。在这种特质下,严子龙前面就被他演成了搞笑角色。

对于他的表演方法,张庆鹤和邬震启一致觉得:剧情方向上一直严肃,观众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精神紧绷,难免会觉得累。所以只要表演得当,搞笑一点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人物的内核不能丢。

王文质当然也明白自己现在是在演正剧,大正剧,他不能再把自己那一套搬过来。

他想起《烈火英雄》,想起自己也是演过正剧的。

他给自己加油打气:王文质,你可以的。

再有,隔了这么多年能再和余寻光合作,他不能让他失望啊。

心里明白是一回事,实操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一直拍摄顺利的剧组到了王文质这儿,进入了导演一遍遍否,一遍遍教的状态。

“王老师,五官又飞了。”

“王老师,这里不需要做动作,太轻佻了。”

“王老师,这句台词改得不够严肃,你还是说回原来的词吧。”

王文质拍得很吃力,因想得太多而生出来的心理压力更是令他沮丧。

有一晚上熬大夜拍喝酒的戏,趁着剧组还在准备,王文质蹲在小桌子前,把桌上的啤酒开了。

余寻光看出他兴致不高,陪着开了一瓶。

一口闷了半罐,王文质露出凄惨的笑,“小余,怎么办呐。我好像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我做不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