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八百个心眼子(第2/4页)

他当然还想借着梁鼎盛来震慑手底下的人。

谁不知道梁鼎盛是一路溜须拍马,舔着“老官派”上位的?

反正不是他的人,用来杀鸡儆猴,他也不心疼。

梁渊华一直认为,一个做事没底线的官员,他的政治生涯是不会长久的。纪宗海这几年的行事手段越发疯狂。他这时又有些后悔,不该让程俊卿在这种匹夫手底下做事。

梁渊华盯着他,轻声问:“你最近出门办事都没开车,是打车去了?走报销了吗,怎么没见你贴过单子了?”

言下之意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有目击者吗?

程俊卿从刚开始就一直低着头,保持着下属和晚辈的谦卑姿态。如今问到这里,他如实回答,“还是以前的系统,没贴是因为老板体贴,最近都让洪司机帮衬着我。”

程俊卿点明了洪司机的存在。

这等同于是把把柄落在了纪宗海手里啊。

梁渊华面色沉重。他用筷子示意了一下,“别僵着了,吃吧,小心耽误上班,你老板啊,可难伺候。”

不管怎么样,纪宗海那儿,程俊卿先应付着吧。

程俊卿点头。起身瞄见梁渊华的粥碗空了,找伸出双手给他续了一碗,才盛自己的。

梁渊华在他动作的时候就这么望着他,“今天的粥煮得太稠了,粘糊,我都吃不出来是小米还是大米。”

梁渊华表明:现在沙省的局势太乱,我不好出手。

程俊卿似有所悟,说道:“粥主要是来饱肚子的,不过早餐嘛,不用吃得太多。再煮一锅是来不及了,我从网上看到现在有一种往粥里加燕麦奶的吃法,您要能接受,我给您现调一碗?”

程俊卿提议:您要是想管,我可以去联系。

“不用了,”梁渊华露出笑意,“刚吃了一碗咸的,再吃甜的,对肠胃不好。”

现阶段,梁渊华“老老实实”的做他的退休老人才是明哲保身之举。

他又看了一眼碗里的粥,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只能靠你和小絮了。你们在美食上要是有其他想法,可以试着另辟蹊径,不用天天陪我吃咸菜配粥。”

梁渊华告诉他:你要是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跟我明说。

程俊卿也笑,“我对于吃的不太讲究,实在不行我就跟着小絮的口味凑合两口。我知道,她可是深得您的真传。”

程俊卿表态:我当然还是愿意跟着岳父的意思行事。

一直到这里,梁渊华才满意。

他微笑着抬起眼皮,“中央过来的姚队长,你见过了?”

“是,”程俊卿对姚方丘如此评价:“姚处长是个顶顶聪明的人。”

梁渊华又说:“我和他父亲是大学同寝的兄弟,关系还不错。”

程俊卿从善如流,“还不知道咱们家和他有这层关系。姚处长应该是避嫌才没来主动拜访您。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稽查处,我想,姚处长也不想扩大影响。”

梁渊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他这个说法。

“小姚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和他们家老姚是一个模具里挤出来的,都是在工作上襟怀坦白,大公无私的性子。他能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在稽查处掌管一方,应该是不缺能力的。你要小心呀。”

最后一句话,他叹了口气,叹得程俊卿心头一跳,连忙抬头看他。

梁渊华笑,继续说:“秘书工作在待人接物方面是有些繁琐,你老板又是个粗人,不太在意这些,所以平日里你一定要多上点心,帮他查漏补缺,千万别让他得罪了人家。你辅助他处理好了工作,等同于为老百姓们尽了一份心。记住,时刻都不能忘记人民至上的道理。”

程俊卿听出言外之意,连忙直起腰背,“是。”

下了戏,余寻光和邹玉北相视一笑。

“小余,有进步啊。”因为一起合作过,他感受得深。如今的余寻光在细节处理上,可比几年前拍《风雅颂》时细腻了不少。

“还是邹老师厉害。”能够演出裴义山的“莽”,也能拿捏住梁渊华的“稳”,余寻光不认为自己一定能在表演上超过这些老前辈。

“行了,怎么咱俩也打上官腔了?”邹玉北呵呵一笑,转身休息去了。

小陈第一时间过来给他送上温热的茶水润嗓子。

顺便小声嘀咕,“小余,刚才那段戏真精彩。话里有话,费了我不少脑细胞。到时候等剧播了,应该会有好多人做视频中译中吧?”

官场上的人,从来不说实话,怕担责。

余寻光的台词里的废话算少的,如纪宗海这类有实权的官员的车轱辘话才多。

《官运》中有大段的文戏、不费什么力气,却耗极了心力。等这幕拍完,余寻光蹲到监视器前,先看了一遍自己的微表情,又把自己和邹玉北的表演对比着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