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朱孟的剧本

余寻光对程俊卿是怀有倾慕之心的。

程俊卿其人, 拥有独属于他个人的鲜明特色。他没有陈敏笙、江瑞安那样完美,也没有阎培熙、明霄那样纯粹。他做“官”做不到陈光、天乐那样公义,他做“人”也比不上郑云开、沈竞先那样后进。他不像宋启丰、朱明祎那样带着因阶级而生的天生恶意, 也不像代善、黎耀川那样有颗悲天悯人的柔软之心。他更加不具备冯知平绝对坚守的力量, 也不像李承乾那样敢于对一切放手。

他就像他自我评价的那样,他什么都想要,结果缺少了点运气。

不可否认,程俊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这样的人,偏偏是这样自私的人, 最终却为了保住严子龙而自杀了。

其实拍那场戏的时候余寻光一直在想, 严子龙对程俊卿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一个野心家,有了弱点, 并且愿意为了弱点牺牲,他还配称作为野心家吗?

余寻光一开始并不能完全理解程秘书当时奔赴死亡的决绝, 为了搞清楚这个关键,他几乎是魔怔的去一遍又一遍翻看自己的剧本。

他从那些重复的文字里,捕捉到了一个更加多面,更加复杂的程俊卿,也再一次完整的体会到了他的绝望。

浑身都是缺点的程俊卿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往上爬。他天生不足,他生来是一株藤蔓, 注定成为不了大树。狂风骤雨让他低头,程俊卿却不自卑。他长不出枝干,生不出骨头,他照样可以通过“攀附”来吸取阳光。

这个世界很大,上面的太阳和空气都很好,没理由树能享受, 而同为植物的藤蔓不行。

程俊卿从来没有自怨自艾过,他自信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能改变周身。每一天,他睁开眼睛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样去更进一步。

比起大树对营养的包容,藤蔓更加挑剔,他只愿意去接受正规的,有底线的条件。

或许这也是他只能是一株藤蔓的原因。

程俊卿顺应规则,为了向上爬,他愿意牺牲一切;为了更伟大的,莫须有的前途,他固执的保留着自己最后的道德底线。

他想做好官,做长久的官。

所以当纪宗海软逼他杀人,他会害怕,会想逃。

程俊卿走的是一条孤独之路,好在路上有人相陪。

严子龙是程俊卿的同乡,这种来自于乡土的羁绊让他们之间产生了有别于他人的缘分。

严子龙的底色跟程俊卿很像,却要比后者更加完美。

不投机,不取巧,这样的严子龙,让程俊卿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走出另一条路的可能。

完美又阳光的严子龙对程俊卿来说是有警示作用的。他的存在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千万不要忘了自己只是攀附大树的藤蔓,并不是大树。

如果情感是单面的,那么程俊卿对严子龙的关注也仅限于此了,偏偏在严子龙那里程俊卿同样重要。

他们比连在同一根脐带上的兄弟还要亲。

严子龙的情感回馈,让程俊卿有了一颗不算冷漠的心。

世界对他到底还算友善。

程俊卿终究没有走向极端,最能体现出这一点的是他对梁小絮的态度。明知道这是一场不对等的婚姻,程俊卿也没有怨怪梁小絮,反而努力的尝试和她培养夫妻感情。

世界对他又太残酷。

人生八苦,最苦为求不得。

程俊卿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官场中站稳,却因为梁渊华抛出的橄榄枝而走上了捷径。他那时候还年轻,他不明白,有些东西就是沾不得。

程俊卿通过捷径节约了踏上康庄大道的时间,也因此离终点更远。

官场上,别人一般先注意到的是背景,然后才是能力。了解一个人需要花太长的时间,那些拥有选票、拥有资源的人最缺的又是时间。他们没办法找到能在短时间里考效出人的能力的手段,便只能通过更多的表象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

程俊卿顶着梁渊华女婿的光环,哪怕他的能力再优秀,别人也不会去注意他的能力。好比纪宗海,哪怕后来他意识到程俊卿的优秀,又如何呢?在省务长眼里,这位大秘不过是一个“赘婿”罢了。

官场上求不得,理想中和睦的家庭求不得,连认识了魏杰诗后萌生的理想也求不得。

那片桃花源是程俊卿唯一做过政策决定的项目,是他的精神世界和崭新的未来。

他也看不到。

程俊卿自杀,不仅仅是为了保住严子龙,也是在对这个世界绝望后,给自己一个较为体面的了结。

他直到进入那间密室才明白过来,哪怕梁渊华、纪宗海被斗垮,他也迎不来真正的胜利。

只要沙省的官场还有人在,就不会有人允许他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