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已成定局(第3/4页)

秦琴终于露出浅浅的一笑,虽然有些勉强,但终究是愿意笑了。

程瑾知出外等着,一会儿二老爷没到,秦谏却是先来了。

程瑾知听说他来,连忙去屋外,问他:“你怎么回来了?”

“不放心你。”他低声道。

这么大的事,怕她受二叔二婶怪罪,于是他去点了卯,交待完事就匆忙回来了,没想到这里倒还平静。

他向于氏请安,于氏道:“待会儿你二叔那里,你也帮着劝劝。”

程瑾知告诉秦谏:“琴妹和二婶都决定不嫁王家,就要二叔同意就好了。”

秦谏看着她,微有讶异惊喜,随即却是了然:她原本就极明事理,见识过人,出面来开解秦琴和二婶,自然能指出问题所在,秦琴不傻,二婶也不愿女儿所嫁非人。

倒是二叔也许难办一些,他现在似乎已经笃定了王昊川不错。

二叔现任水部司员外郎,平时不太忙,倒是回来得早。

待他回来,听了丫鬟传话马上就过来了,于氏同他说秦琴与王家的事。

经过这么一会儿的深思熟虑,于氏确定自己就是抱了侥幸心理,觉得那王昊川虽然这样那样,但万一他对女儿好呢?

可跳出这个侥幸心理,若以局外人来看,这明显就是胡扯。

一个正经普通男人尚且不一定对妻子好,这样一个人会对妻子好?再说以王家现在的态度,分明是吃定了秦家别无选择,只能选他,不定怎么沾沾自喜呢!

今后许多年,女儿都要在“多亏了王昊川肯要她”的阴影下生活,对他感恩戴德,凭什么?具体是怎么落的水,还不一定呢!

想通之后,于氏便肯定这人不能嫁,嫁了一定不会有好日子。

她同二老爷一字一句说得明白,最后道:“我想好了,明日就去将婚事推了,就说多谢他救命之恩,婚事就罢了,本是意外,不与他们相干,也不必他们负责。”

二老爷回道:“这么大的事怎能朝令夕改,三心二意?说定了就是说定了。”

“什么时候说定了?”于氏反问,“之前只是说商量,现在就是商量好了,不嫁!”

二老爷坐着喝了一口茶,不说话。

于氏急道:“反正话我已经和你说了,明日还是我亲自去王家,话就由我说。”

“不成。”二老爷否决。

于氏不高兴:“为什么?”

二老爷缓声道:“今日在工部衙门里看见了王及,正好身边有人问起琴姐儿落水的事,我就说两家本来就在议亲,一起出去游玩,王二郎是她未婚夫婿,所以当即就下水救人了。”

“什么?”于氏惊问。

王及就是王昊川的父亲。

所有人都愣了,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

秦谏道:“二叔说的可是实话?”

二老爷回:“当然是实话,我还能编一套瞎话骗你们?

“当时陈工部孙郎中他们几人都在,说恭喜我们呢,王及就说婚期就在年内,到时发帖请他们喝喜酒。”

所有人都是沉默。

二老爷最后道:“事已经定了,别的话就不用说了。”

于氏懵了半天,最后再次汨汨流泪:“怎么到了最后,还是这样……”

程瑾知也满心颓丧,没成想事情竟已经定了。

秦谏却道:“那二叔便现在立刻去王家,解释说当时是一时情急遮掩才说下那番话,回来受了二婶责备,二婶已决定给琴妹去外祖家说亲,不在京城内找。先就此推过去,至于到时候琴妹说的哪里的亲事,便与王家无关了。”

“胡说,我是一家之主,说出去的话怎能翻悔?传出去倒以为我受妇人管束,儿女亲事都作不了主,满口胡话。”二老爷不悦道,随后正了颜色:“穆言,我知你们是为琴姐儿好,但我是琴姐儿的父亲,自是为她着想的,此事既定,你便不要再说什么了。

“明日让她母亲去回话,再之后王家自会遣媒人来提亲,年内便会办婚事。”

“二叔,事情怎能……”秦谏还要说话,之前在一旁一声不响的秦琴竟呜咽一声,突然起身大哭着往屋内而去。

程瑾知见情况不对,连忙追进去,竟见秦琴冲向屋内桌子,一把抓起笸箩里的剪刀。

“不可!”她惊叫一声,立刻过去,忙将秦琴抱住,抓住她拿剪刀的手腕,于氏也随即进来帮忙夺剪刀,最后秦谏也进来,接过那剪刀。

秦琴又要往桌上撞,再被于氏拉住。

二老爷此时在门口道:“说好的事,何必寻死觅活?王二郎又有哪里不好?听些风言风语就胡思乱想,我不是你母亲,见你闹一闹就全依你,你便是被你母亲宠坏了!这婚事定了就是定了,再闹也没用!”

秦琴泄了力,颓丧地瘫坐到地上痛哭,程瑾知拽不住,也被她带得跪坐在了地上,看着她却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