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好想亲你(第2/3页)
“而女子又与男子不同,男子娶错了妻,大不了便做一对怨偶,照样能奔自己的前程,能纳自己喜欢的女子进门,女子的一生却都寄托在丈夫身上,一旦所托非人,便误了终身,祖父岂能眼睁睁看着琴妹误终身?”
老侯爷看着他道:“事在权衡,之前你们说王昊川此人荒淫无道,婚事推也就推了,如今却没有其它选择,且婚事已然说定,此时再拒婚,既是徒增笑柄,又是引王家记恨,这便是你要的结果?”
秦谏道:“琴妹若真耽误婚事,如今有二叔二婶照顾,将来也由我与瑾知照顾,总比嫁入王家好;说引王家记恨,王家先是议亲被拒,随后设计琴妹落水就成功将琴妹娶回家,这是何等藐视?祖父焉知王家不会在背后笑我们?
“以那王昊川阴狠张狂的性子,说不定以后要将内情得意洋洋告诉别人,他坏了秦家姑娘的名声,秦家便要乖乖将姑娘送到他面前,真到那时,秦家颜面又何存?”
老侯爷道:“他们能主动来致歉,便知他们不是那样愚钝之人,真到那时,不过是两败俱伤,人家还不至于。”说罢朝他挥了挥手:“你回去吧,此时已定,不必再多言,从今以后,我不想再听见退婚二字。”
秦谏仍跪在地上不愿走,老侯爷看着他,冷笑:“如何?你这是退婚退上瘾了,倒一次比一次执着?”
“我知道祖父为何执意这桩婚事。”秦谏缓声道,他端端正正跪在地上,看向老侯爷:“祖父认为时局不稳,不想孤注一掷跟着太子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另起一局,保住根基。”
老侯爷睨他一眼,并不说话。
他继续道:“但祖父,皇上正值壮年,并未老去,虽盛宠九皇子,却从未明确说出废立之事,此时便开始站队,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老侯爷看向他,神色一凛,他毫无畏怯,继续道:“我心向东宫,但这不是秦家选的,而是皇上指派的,皇上任命我为詹事府丞,我必然要心向东宫,这是我的职责,我忠的是君,遵的圣意。
“秦家与王家结亲,却是秦家自己的选择,这是否是告诉皇上,秦家也开始揣摩圣意,投机取巧了?堂堂侯爵府,何必如此钻营?那王善欺上媚下,贪赃枉法,祖父又怎知他日王家不会自取灭亡,反而牵连秦家?”
老侯爷冷声道:“所以,依你之见,
既不必理会秦家名声,也不必在意什么王善王昊川,就此拒了王家,将王家得罪得死死的,等着它自取灭亡?”
“孙儿并非说不必理会,而是与琴妹的终身、秦家的尊严比起来,那一点点的概率,还不值得秦家如此牺牲。”
老侯爷不说话。
秦谏道:“祖父,此事再拖不得,二叔不服长房,一心结交王家,王家怕夜长梦多,动作也极快,到时事态再往前进展,再要推这婚事只会更难。”
“行了,你二叔毕竟是你二叔,还由不得你在此大言不惭,不敬尊长!”
老侯爷喝住他,随即对他越看越气,吹了吹胡子,怒道:“小小年纪,狂妄自大,遇事便不听长辈之命自作主张,嚣张跋扈,你现在便去祠堂罚跪,对着列宗列宗的面好好反省,何为谦卑,何为恭谨,没我的命令不许出来!”
随即交待何伯:“吩咐下去,谁也不许探望不许送饭,就让他饿着!”
“祖父,就算我对二叔有不敬,但方才所言句句肺腑,与王家结亲未必是好事,我秦家的姑娘并未失德,为何要屈辱下嫁?望祖父三思!”秦谏再次恳求。
何伯在旁边劝说:“好了,公子,让你祖父歇会儿吧。”
秦谏还要再劝,老侯爷连连挥手:“快走,去好好跪着反省不许再胡言乱语!”
消息传到贤福院:老侯爷见过秦谏后大动肝火,将他关进了祠堂罚跪,吩咐不许探望不许送饭。
程瑾知就在贤福院中侍候,听秦夫人叹了声气:“这孩子倔强惯了,今日总算吃了些苦头,你祖父是轻易不肯罚他的。”
“这么说,祖父是不同意退婚了?”程瑾知问。
秦夫人轻哼:“当然,退婚成婚的事,岂能儿戏?堂堂侯府哪能说话不算话?”
程瑾知沉默,虽然早知老侯爷多半不会同意,但真正听到答案,还是失落难受。
所以……秦琴的婚事就这么定了?
过一会儿,秦夫人要午休,程瑾知就回了绿影园,午饭时间早已过了,她在贤福院吃了一点,秦谏却没吃。
想了想,她吩咐丫鬟:“去将姑爷的饭菜热一热,拿食盒装好。”
侯府祠堂在东边一座专门的院落,秦谏在里面跪着,老侯爷身边的小庄在看守。
没一会儿,春岚提着食盒过来,给小庄说好话求小庄放人进去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