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剩下的日子忙的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段时间徐梦一方面忙着复习功课,一方面还要卖瓜。

除了做生意那几个小时,冯燕文几乎都不叫动徐梦,所以早上她起来了能读一个多小时的英语,然后白天出摊儿,下午从火车站回来以后,还能复习四五小时。

或许有了重生这个金手指的加持,徐梦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以前好了许多,理解能力也是蹭蹭往上涨,以前觉得难的题目,现在却轻而易举的懂了,连冯燕文也对她的进步很惊讶。

为了配合女儿的复习进度,冯燕文一直都是女儿学到哪儿,她就学到哪儿,就算这段时间忙起来,也没有让她松懈半分。

八月中旬的生意是个小高峰,一是来京市旅游的多了,二是送孩子来京市读书的人也不少,有时候一家一家的来买西瓜,徐梦切都切不赢,不得不把刘进几个用起来,徐梦给了他们一天两块钱跑腿,中间回去倒下垃圾,换换水拿拿东西,最多的一天竟然都卖了二十个西瓜,地图也卖了五六百份,加上小孩儿们跑来跑去卖地图的收入,一天下来纯利润有一百多。

就连刘进几个,都发了一笔小财。

这一天下来,卖地图有十好几块,徐梦还额外给了他们两块钱。

就连最小的老三都学会做贡献了,当然干活他是不可能干活的,乖乖的就是帮两个哥哥大忙了。

赚到钱的三个孩子,在徐梦的建议下,给自己各自置办了两身新衣服,又买了新的胶鞋,开学之前把自己收拾了一番,每天的伙食标准也比以往提高了不少,在邻居们的见证下,刘进几个这一个月的变化简直是巨大。

身上收拾干净了,家里也不像以前,每次过来人收拾都会像狗窝一样。

最最神奇的是,不像以前那么难管,以前皮起来连刘大姐说的话都不听,乖的像几只软萌的小狗儿一样。

刘大姐忍不住在外面夸这对母女俩:“多亏小冯来租房子,我看刘进这几个开始学好了。”

生意越好,徐梦知道生意做到现在差不多也到头了。

果然,八月下旬某天,张秀芬再一次送来满满一车的西瓜,跟她说:“我自己家里的西瓜没有了,这车还我是从村里收过来的,这时节的西瓜容易起空瓤,这些我都一一挑过,没啥问题,你放在阴凉的地方,放个两三天绝对新鲜,后头我就不来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挂着笑。

她今年也挣了不少钱。

往年西瓜种的多,未必都能卖掉,今年地里的瓜几乎都卖掉了,还帮亲戚朋友销了不少。

又拿了一包菜出来:“这辣椒是带给你们的,这段时间菜有些接不上趟了,辣椒扫个尾可以开始种青菜,另外你妈要的种子。”

知道她们母女这段时间不怎么做饭,张秀芬经常会带些蔬菜过来,但都是黄瓜西红柿玉米之类的,拿着给她们当零嘴吃,乡下种的黄瓜清甜,味道好的不得了。

徐梦自是高高兴兴的收下,谢过张秀芬,才高高兴兴的同她讲:“张阿姨,你留个电话呗,万一后头还有什么赚钱的生意,我们拉着你一起做。”

张秀芬:“瞧我这记性,这倒忘记了,以后没啥事也可以找我。”留了电话号码给她。

两人又说了一阵话,张秀芬踩着三轮车往回走。

晨起的阳光洒在张秀芬的背影上,照出一道深深的印子,徐梦这才恍然想起,张秀芬跟冯燕文是差不多的年纪,但因为长期操劳,皮肤黝黑人看着也比冯燕文也苍老一些。

她刚一走,冯燕文就回来了。

听说张秀芬是来送最后一批西瓜来,冯燕文叹了一口气,这段时间卖的太好,她都差点忘记这事儿了,西瓜要过季了。

看来,卖完这些西瓜,也适当休息一段时间。

不过冯燕文还是很高兴的,昨天她算了账,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两人光卖西瓜就净挣了三千多块钱,算上搬家买家伙什的费用以及生活费,光存下来的就有三千块!

三千块,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她以前一年的工资,但谁还能把工资净存下来了不是!

八十年代物资供应一起来,大大的激发了人民的购买欲望,在这会儿工薪阶层又很稳定,很多人家里都存不下钱来,但她跟梦梦两人一个多月就存下来了三千,冯燕文的心里前所未有的满足,一大清早就去买早餐去了。

“小笼包豆浆,都是你喜欢的。”冯燕文刚把饭盒盖子打开,徐梦就手快的在饭盒里面捻了一个到手里,冯燕文皱了皱眉头看向她:“瞧给你馋的,刚搬完西瓜就用手抓东西吃,还当自己小孩儿呢。”

这会儿还没那么流行用塑料袋,去外头买早餐要自己带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