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3页)
门卫朝郑校长点头示意,帮他开了个侧门,大家都知道郑校长这个年纪已经快退休了,现在正是与人为善的时候,不管是小年轻还是以前的故旧,对他的评价都不错。
“郑校长,来上班了?”
“老郑,早啊。”
郑校长一一点头示意,叫他郑校长的,一般是年纪比较小的,年龄差比较大,叫他“老郑”的,一般都是年龄差不多大的人,这些人跟他一起参加工作,大家彼此之间没什么距离感,相处起来也跟当年差不多。
当然,能这样跟老同事相处,也是因为郑校长本身就是个性格很好的人。
到达办公室之前,他看到了隔壁办公室的姜广东门关着。
姜广东这人品不怎么样,但善于钻营,跟教育局的关系处的不错,这些年要不是郑校长在上面压着,他能蹦跶到天上去,不过学校也不是谁的一言堂,郑校长不能完全压制姜广东,姜广东也不能为所欲为。
比如前几年,姜广东提议,要把教师办公室翻修一下,郑校长就拒绝了。
姜广东打的什么主意,郑校长还能不知道?
他俩年纪差不多,郑校长不退下去,姜广东也上不去,但谁也不能逼着郑校长提前退休,熬到郑校长退下去,姜广东也到了要荣养的年纪,两人相差不过三岁,教育局是不会提拔一个快要退休的人当校长。
姜广东想在退休前大捞一笔,郑校长偏要压着。
前几年,姜广东想把女儿搞进来“接班”,郑校长也就放了他一马。
“接班”是时代特色,一般是指职工退休,子女顶岗,但没有像姜广东这样,自己还没退下去,就把子女给安排进来的,但当时正好有一个职位,且姜广东保证了,等他退休的时候,就不用这个顶岗的名额,这事儿就先这样压下去了不提。
但郑校长还是觉得不舒服,他跟这人不对付,觉得此人什么便宜都想占,芝麻大点的油水,都要舔的干干净净,这不各大中学要报“优秀教师”的名额上去,他那个成绩不怎么突出,甚至算得上难看的女儿,被姜广东报上去好几次了。
报一次,郑校长压一次。
姜广东也做的出来,学校不给他报姜好好,他也就压着别人不给报。
连着三年,十七中都没往上报名额。
学校的老师早就意见很大了,但没人敢往上提自己行。
毕竟咱们华国人的传统,讲究谦逊受礼嘛,但对姜广东有意见的人,可能有大把的了。
郑校长刚刚进办公室,就有人踱步往他这里来了。
抬眼一看,是老伙计老房。
老房是北方汉子,近一米九的个子,在他们这个年代实数少见,他为人很端方,没少得罪人,这几年让郑校长调去后勤,也是要照顾老伙计的意思,老房身体不好,一直待在讲台上,怕是拿不了几个月退休金。
“老郑,今年学校的优秀教师,总算给姜广东报上去了。”
这事儿也就老房这种直脾气敢说。
老郑不是喜欢说闲话的性子,尤其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不过报优这件事情他有印象,今年姜广东总算是把他闺女报上去了,他看了一眼,事迹确实不错,跟专业也挂的了勾,他也没有理由再压着。
再这样下去,学校得有四年没往上报优了,堪称奇闻。
也正是因为以往三年没报,今年这一报上去,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十佳”肯定会给十七中一个席位。
一想到这个就心塞。
姜好好这样的,居然即将成为十佳教师。
听说她连课都懒得备,直接拿同事现成的用,讲题也要看参考答案,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不给她答案她是讲不出门门道道来的,水平可能连一般的学生都不如,光想着这样的人居然能当十佳教师,郑校长就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遭到了侮辱。
“报了就报了吧,总不能压着一直都不给报。”郑校长看了一眼包子,忍痛往前推了推:“一起吃?”
老房是个实在人,见状还真的坐在对面,拿起一个包子塞嘴里,吃了起来。
这,郑校长有点心疼,他是按着自己的饭量买的。
老房眉毛一挑:“这不是食堂的口味,哪里买的?”
郑校长说了一个地方。
老房三口两口的吃完:“味道真不错。”
郑校长不跟他客气了,自己默默的啃着剩下的包子,继续刚才的话题:“姜广东报过来的那个事件我看了,确实挺出彩的,只是姜好好真的能跟老外对话,我不觉得她有这个水平。”
老房说:“我也觉得意外呢,所以就留心了一下,这姑娘是真的不行啊,当时连中专都没上,只在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了一年多,现在英语水平也就是个入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