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3页)

倒不是因为他也有亲戚想报,就是单纯看不惯姜广东的为人。

谁都有点私心,但这人手伸的太长,哪里都想插一手。

这段时间姜广东为他女儿造势,全校甚至教育系统内,谁都知道她帮老外当翻译的事情了。

这事儿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是很出风头的事情,毕竟这样的机会,普通的老师哪里有,碰到了还要能掌握的住,不光需要运气,还需要有几把刷子,学校的几个英语老师私底下讨论的时候说,连他们都不能做到跟老外正常对话,更别提在那种情况下,人一慌起来,肯定是以母语为主的。

老郑挑眉:“怎么说?”

老房盯着他手里的《法制周报》,不做声。

郑校长却明白了,打开了报纸,只见头版头条就是报道的十八岁女生智擒罪犯的那一条,上面还有合照,郑校长从里面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那是冯燕文老师。

——曾经他们学校的老师,因为家庭矛盾,办了停职的。

当初给冯燕文批生活费的条子,还是老郑给的特批。

郑校长对她印象深刻,有那么几分钟都没回过神来。

老房的手指却指着下面的一小块版面。

郑校长没想到,这么一个案子,居然分成了两个报道,这个报道虽然没有智斗罪犯那么起眼,但也占了一个重要的席位,这里讲的是女英语老师,如何如何跟国际友人交流,又是如何配合对方,在尽可能不伤及友谊的前提下,完成了找到孩子这么艰巨的任务。

看到这里,郑校长的脑子“哄——”的一下就炸了。

这个故事怎么这么眼熟,只是换了个主角而已。

这不是姜广东给他女儿报上去的那个案例吗,怎么会出现在冯老师身上。

马上,郑校长就想明白了,以《法治周刊》的严谨性,是不会说谎,也不会搞错的,那么问题就出在姜广东父女身上。

难怪嘛,老房一过来就铺垫那么多,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这件事。

以姜好好的水平,不可能能担当起翻译的重任,更别提找人过程中有很多突发情况,水平一般的都应付不来。

看着看着,郑校长握着报纸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姜广东父女是当别人是傻的吧,报这种虚假的案例上去,还是法制日报上面报道过的案例,真的可以说丢脸丢到全市人面前去了。

这些人是把人当傻子糊弄吧!

郑校长怒不可遏的一拍桌子:“把姜好好给我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