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页)

后来丈夫转业,分配到了京市,结果刚安定下来没过几天好日子,这俩老的又跟着过来,这一家人在一起磋磨了十几年,别说处出感情来了,简直都快成了仇。

老太太又在隔壁房间撒泼:“我都说了肯定是她俩干的,我这个儿媳妇最恶毒不过,以前就跟我老伴儿关系不对付,进城以后更加嫌弃我们吃喝要花钱,为了这事儿没少拌嘴,邻里间是知道的,我家这个老头子以前在乡下可是个壮劳力,结果一到城里就成了个痨病鬼,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带他回农村去,虽然日子难过些,但好歹能多活几年,我这个命啊就是这么不好,老头子如今走在我前头了,我以后可要怎么过日子。”

没了老头子,她连门都不敢出。

刚开始说人是儿媳妇杀的,那就咬死是儿媳妇杀的人。

后来又说是徐梦杀的,言之凿凿就是徐梦杀人。

后来越说越离谱,成了徐梦跟杨三淑合谋杀人。

赵山索性低着头一直都没说话,他知道媳妇儿跟父母的关系很差,父亲的遗体是他去医院处理的,从确认中毒以后,警方就介入了,现在他不是没后悔过把父母接到城里来,想想之前的日子还挺好过,当年他拿了一笔不低的转业费,他媳妇拿着这笔钱,转手就在城里买了这套房子,为着这事儿,他父母对媳妇意见就很大,觉得儿子的钱没过他们的手,拿着钱在京市买个房子干嘛,以后还能不叶落归根回老家?

杨三淑也有自己的理由,赵山都落户京市了,还提了干,那就至少要干到六十岁。

她可不乐意在京市租房租个二十年,光租金都能买一套房子。

还有一点杨三淑没讲,以后孩子们落户都落到了京市,谁还回乡下去呢,就图老家的那几亩地?

老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确认了儿子儿媳以后不会给他们回乡守墓,自然不会怪到儿子头上去,秉承着一切错误都是儿媳妇造成的思想,越看杨三淑越不顺眼。

杨三淑也是个厉害角色,知道公婆要过来,就迅速把赵山的私房钱,跟他的转业费拿捏到手里了。

日子就是从父母进城以后渐渐不好起来的。

家里有三个孩子,本来日子过的就紧吧,他父母早些年都是吃过苦的,进城以后就是冲着享福来了,压根没有要体谅他们的意思,早两年京市还吃供应粮,为了他娘吃的肥肉,他爹要抽的烟喝的酒,一个月收入就得掏出去一大半。

剩下的几口人,日子就过得更紧吧了。

为了挣钱,他还舔着脸找街道搞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

要说赵山现在不后悔是不可能的。

“你妻子跟俩老的,平常摩擦大吗?”

赵山点点头。

“我听说当天也发生过冲突,具体的经过能不能描述一下。”

赵山抬起头,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又再讲了一遍,他觉得已经没有任何偏颇了:“我爱人虽然跟父母积怨颇深,但没有要害死他们的胆子,她这人就是嘴巴不好,要说她能害死人,我是不太相信的。”

“但这由不得你信不信,徐梦你认识吗?”

赵山点了点头:“见面了应该认识,我们不太熟,听说他们家开培训班的,我父母嫌他们家进出孩子多,跟他们起过几次冲突。”

但这些冲突,只是陈阿婆单方面输出。

取证人员到了长春街,冯燕文也就知道了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可能,徐梦跟他们家无冤无仇的,干嘛要灭他们家满门,那天煮的东西大家都吃了,又不是只给他们家一家人吃。”冯燕文气哼哼的,把老大老二老三一起叫过来。

老大老二年龄大一点,大概知道了发生了什么。

“是啊,那天姐姐从煮到装我们都在场,给他家送的火锅还是老二跟姐姐一起过去送的。”

办案人员一直都在询问徐梦,封锁了李家的案发现场,没有想到在这里有新的发现,指着三个孩子问:“这是你们家的孩子吗?”

老大摇摇头,赶紧跟徐梦撇清关系:“这个房子是我的,徐梦跟冯老师是我的租客。”所以他们的证词,对徐梦才是有利的。

“您可以去街道调查,他们可以给我们证明,我们出租房子还不到半年时间,关系也就一般般,我没有必要说假话。”

冯燕文嘴角抽了抽,好一个关系一般般。

哟呵,这孩子说话还怪有条理的,办案人不由得一乐。

“行吧,那你说说是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天……”老大说的,跟徐梦说的基本一样,大体都是老太太骂人,冯燕文担心杨三淑为了自己的事情,在家里被刁难,所以才叫徐梦过去送一碗东西过去,但为什么吃了只死了老头子一个,他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们三个吃的挺开心,当天晚上吃剩下的火锅汤底,第二天他加了点水和盐,又煮了一大锅土豆跟豆腐皮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