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3页)

“我弟弟最喜欢吃豆皮。”老大说着说着,都开始咽口水了。

老二抢着说:“豆皮最好吃,但我哥说土豆便宜,非要煮上一大锅土豆,害我都没吃够。”

老三声音小小的:“好好吃。”这孩子从冯燕文她们搬进来以后,算是会说点话了。

问小孩子的话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快仨孩子就把话题扯开了,很热烈的讨论起那晚上的火锅,按照他们的说法,那天晚上的那顿火锅,是他们人生中最好吃最好吃的一顿火锅,没有任何一顿可以比。

办案的刑警都被绘声绘色的描述给说饿了,咽了咽口水:“小朋友,咱们待会儿再说这事儿,你是亲眼看见徐梦盛出来的吗,能不能说说过程。”

老大骄傲的抬起头:“当然啦,姐姐在分火锅的时候,老二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他肯定是要守在旁边的,我在旁边是为了防止他伸手去锅里抓。”

他一副“我才是好孩子的模样”,又把办案的人给逗乐了。

刑警身上都有一股子煞气,这对震慑犯人有很大的用处,但他们也不会随意对别人释放。

比如这几个叽叽喳喳的小证人,非但不能像平常那样问问题,他们还得耐着性子跟着孩子们的节奏走,哪怕是最有经验的刑警,也被他们逗的时不时露出一个笑容。

“然后呢,你们为什么会跟着她去隔壁。”

“因为赵星奶奶凶啊,其实我弟弟就是姐姐的狗腿子,他跟过去是为了讨一口好吃的。”

这才是真实理由吧。

这样说来,徐梦作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而且她没有作案的动机,两家的磕磕碰碰,跟徐家那一大家子对徐梦的伤害值比起来,简直是小的不能再小,徐梦要是个反社会性格,早在徐家的时候,就天天给他们下慢性毒药了,对着从小欺负的人都没下狠手,对着一个隔壁的邻居杀人?

这个逻辑说不通,也不符合反社会性格的判断。

更奇怪的是,按照孩子们所说,火锅是开饭前送过去的,结果吃这碗火锅的只有老头子一个人。

至于老太太说吃完火锅以后老头咳了一晚上,那火锅本来就是辣的,他一个嗓子跟肺部常年有问题的人,一口气吃完那么大一盆,不咳一晚上才怪了,这也是他为什么咳嗽了一整宿的理由。

这过程中反倒是冯燕文没起到什么作用,那天她腰疼一直都躺在房里,徐梦做好饭了才叫她出来吃,吃完饭她又进去躺着休息去。

直到问完,冯燕文才追问:“我女儿怎么样了,她没事儿吧?”

“嗯,这事儿我们也说不好。”

“还有个问题我突然想起来了。”冯燕文说:“那天早上我在门口碰到了杨三淑婆媳吵架,我听杨三淑骂陈阿婆馋鬼,老两口半夜偷吃把火锅都吃完了,一口没给孩子们留,那天吃火锅的可不止赵三斤一个人,还有陈阿婆。”

两个办案人员面面相觑,这可是一个重大线索。

陈阿婆说的是,火锅都是赵三斤一个人吃完的,她是证人。

“你确定杨三淑是这样说的,陈阿婆没反驳?”

“没有。”冯燕文想了想说:“她只说吃点东西怎么了,骂杨三淑没良心,杨三淑就说他俩独,火锅吃完了连汤底也不给剩下一丁点,好歹留点底子给孩子们尝个味儿,他们应该是连汤底都喝完了,那锅汤底那么辣,喝完了还不得咳一晚上吗?”

她记性好,把当天两人的对话一五一十的描述了一遍。

两人在大门口吵架,当时听到的又不止冯燕文一个,去外面一打听一个准。

“肯定是他们把汤底吃了,汤底里面还有那么多油。”老二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嚷嚷起来:“那天我跟姐姐一起去送火锅,赵星奶奶还把沾在碗边上的油用手指头抹了,还舔了手指头的,真恶心她都给抹干净又舔干净了。”

他就是小证人!

就算没有人能证明那碗火锅最后到底是被一个人吃完,还是被两个人吃完,但至少老二是亲眼目睹,陈阿婆在转手的时候,把徐梦送过去的火锅底料给抹了个干净,而且全都吃了。

冯燕文激动的脚一滑,差点没坐在地上。

办案的刑警问:“你真的亲眼看见,她吃了。”

老二点点小脑袋:“确定肯定,姐姐还嫌她舔的恶心,回来洗了好久的碗呢。”

这是一个重大的证明,陈阿婆说了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