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3页)
晚上徐梦回来,见到黄晓莹还在,高兴的跟什么似的,两人躲在被窝里咬耳朵。
“我妈没让你回去?”今天可是个关键的日子。
黄晓莹摇了摇头:“二姨叫我先住在这里,吃好点,没说别的。”
二姨还说明天有空,带她去买新衣服。
家里带来的衣服洗了,但二姨说不能穿了,干脆都买新的。
徐梦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那你就在这里安心住!”
这可能是最近最高兴的一件事情了。
有了黄晓莹帮忙,冯燕文总算是空出手来做点别的事情。
办营业执照,准备开业的事情。
店里差不多都装修好了,新打的课桌刷上了桐油,教室里挂着电杠,白天光线不好的时候,电杠子一拉就是明亮的光线了,然后就是招人,这边的补习班主要开的是周末班,以英语启蒙跟中考冲刺为主,冯燕文找了两个老同学帮忙。
听说是周末补习,也不耽误正常工作,很快就谈妥了两个老师。
“我不要固定工资,按课时费给我发工资就好。”周琴说。
另一个老师叫许岚,以前跟冯燕文一个宿舍的,毕业以后也分配到了一所中学,这些年她混的也不太好,光靠老师的这份收入,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冯燕文开的课时费很高,上多长的时间让她们自己选,许岚寻思着寒假也就三周的时间,节前半个月休息一个月以后再上一周,累一点也没有太大关系,她跟冯燕文要求要上一整天的课,收入自然也高一倍。
课时费比外面做家教的要高,还省去了操心业务的事情,刚开始开的课程也不多,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为了照顾两个老师,冯燕文自己也代课,一天上四个课时。
收的学生的学费也比去找家教来的便宜,还是小班制教学,尽量照顾到了每一个孩子。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欢,一节课差不多才一块钱,放在请家教上,一个小时至少要三五块钱吧,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学到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的,再好的老师,再好的一对一的教学,也不能让他们学的更快一些,很快两个入门报名就报满了,这部分人都是铁路局的家属跟子弟。
冯燕文本来打算再开两个提高班,冲刺中考的班级,都让这些人打乱了节奏。
最后改成了三个入门班,一个冲刺班。
熟人介绍加上冯燕文在这一块的口碑,很快就招满了。
最后还来报名的,实在招不下了,冯燕文也只能拒绝对方,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铁路上的一些人,有些是想观望一下别人有没有报名,结果还不等反应过来,再去找冯燕文问,得到的答复竟然是没位置了。
一个班就二十五个学生,八个班也才两百个人。
这里面有大半都是铁路局的职工,大部分人都是听过冯燕文的课,这段时间自己也会拽几句洋文,对她的印象也很好,有些则是觉得英语要提前学,不能让孩子到了初一才接触到英语,有些则是周围的邻居,这些人早就知道了冯燕文在装修干嘛的,一开业就赶紧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