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4页)

与她拥抱的贺老太太和嬷嬷对视一眼,有些心虚的拍拍贺云昭的后背,嘱咐道:“书房里还留着不少你祖父当年的断案手册,你去瞧瞧说不定也有所进益。”

贺云昭离开后,贺老太太长呼一口气,一旁的江嬷嬷忍不住笑意,“老太太,您说您,这是图什么呢!”

贺老太太轻哼一声,她到底是长辈,当然要维护自己在小昭心里的形象啊!

江嬷嬷是侍奉多年的陪嫁丫鬟,如今早就不再做事,只是偶尔进府来陪着老太太说几句话回忆回忆过去。

贺老太太前几句确实不假,唯独最后完全不对劲,什么温暖的劝解、贺老爷子抛下那些愤懑不平都是假的!

贺老太太没憋住,和江嬷嬷一起笑出声来。

她回忆起年少的自己。

那一年,贺敬舟遭遇打击,功劳被抢,只是补偿给他一匣子银子。

李素娥赶到书房时,只见地上一片狼藉,书籍掉落一地,匣子就那样仍在地上,盖子打开,银子散落开。

贺敬舟箕踞而坐,他一贯在李素娥面前表现的是温和体贴的模样。

他是一个很爱说笑的人,会含糊的抱怨不想去衙门,也会玩笑道每日处理公务犹如养猪,所以李素娥总认为他是那种在官场游刃有余的人,即使有不如意之处也能自己排解。

此时却是一副修罗模样,他赤红的眼睛和狠厉的表情看起来分外可怖。

她下意识退了一步,这一步激的贺敬舟口不择言,吐出了好多真心话。

如今的她已经记不太清楚什么话,但仍能记得那种心疼的情绪。

贺敬舟当然不甘心,他有智慧有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却还要忍受无数个蠢货腌臜脏东西仗着出身就踩在他头上。

他们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一切,他却需要费尽心机的伪装自己,表现的十分温和善良圆滑。

但最后却连一点东西都得不到,功劳被抢也只是给看他一点银子补偿。

在他失控发泄情绪的时候,心里甚至还能理智的意识到,如果妻子看到他这一面或许会疏远,他下意识想要藏一下。

贺老太太抬手捂脸,她笑的脸都热起来,她当年哪里是什么劝解啊!

分明是那老头子口才太好,她听人家说了那些话,脑袋点的和小鸡啄米一样。

对啊!他那么有才华,凭什么都踩在他脑袋上。

从襄王纯真的模样几乎就能窥见李素娥年轻时的模样,一样的天真单纯,她听了夫君的控诉,都没想到他平时的伪装,只顾着心疼的眼泪汪汪。

发泄一通的贺老爷子都懵了,只是用力抱住妻子静静的呆了好久好久。

贺老太太如今回忆起来,都要面红耳赤,她那时候怎么那么丢人啊!

那老头子心里还不知道要笑话她多少回呢!

“真是,那么丢人的时候怎么能讲给小昭听,岂不是叫她以为我这个老太婆脑子不聪明。”

“小昭和祖父都那么聪明,万一笑我怎么办。”

江嬷嬷满是皱纹的脸上布满了笑意,“老太太,老太爷当年可不是笑话您,恐怕是高兴的傻了呢!”

“啊?”贺老太太一脸惊讶。

另一边的贺云昭已经迈进书房找到了不少有用的手册,她将那些手册整理好放置在一起,这也是她的财富。

她将手册上记载的一些断案和律法对照,又看到了另一种不同的手段。

如果说曲阁老的手段是绝不出错,那么祖父的手段便是尖锐犀利直击痛点,以一地长官的思维来看待案件,大局观、全局性明晃晃充斥其中。

怪不得祖父年轻时多有不甘,有这样眼光的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一步步掉入最坏的结局,如何能甘心!

贺云昭仔细一看,处理案件不仅要考虑到律法、当地民情,还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以及对当地风气的引导作用。

也有一部分案件,她从一旁的小字标注上看到了祖父对于犯恶之人的厌恶和他的思考。

她按照时间顺序放好,,最后竟惊讶的发现,祖父的思想是逐渐有变化的。

最开始应当还不是主审官员,他只是建议,其中含诸多不平,似乎对上司极为不满,还有几句乡野粗鄙之语……

偶有案件也有对上司的认同,但会抨击律法不合理。

贺云昭:“……”

当主审官员时,迫不及待的施展自己的抱负,在律法范围内贯彻自己自己的思想。

贺云昭翻开这一页了,这是……

其中案件记载,当地一老者状告子孙不孝,多年未曾奉养父母,按照律法规定,父母告子不孝应罚。

贺敬舟于是秉公执法,传召一家人上堂,只见其父母面貌温和甚至有几分木讷,其三子面红凶悍,细听陈述,确有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