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如姐夫宁谦这般的年纪考上秀才倒也能赞一句青年才俊, 对诸多官宦子弟来说,他们获得名正言顺做官的资格也就足够了。

秀才已经能够补选一些偏远地方的小官,宁家子嗣不多, 仅有宁家大哥与宁谦两个儿子, 宁家一切的资源都砸在他们两个人身上。

宁谦是次子, 他过的更自由, 从小管的也并不算太严格,宁宿的精力更多耗费在教导大儿子身上。

但父母都是如此, 他们心是偏的, 行为也极明显, 可就是嘴上不承认, 甚至脑子里还认为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教导。

如今一瞧, 被悉心照看学业的老大考了三次没考上, 无奈只能捐个小官,反倒是二儿子被亲家小舅子辅导了大半年,直接就中了秀才。

一时间宁宿的心情也是复杂,只是他把这些都藏在心里,不好表现出来。

半夜里他轻轻叹口气,冷不丁却听见同样一声叹息从另一边传过来, 夫妻俩均是齐齐一顿, 他们背对背难以开口谈及此事。

宁大奶奶一下子变得热切的很,她虽不是个多好的性子,平日里也常与贺锦书之间有些言语磕碰,但她自己并不认为是什么磕碰, 不过日常几句话而已。

为了孩子的前途,她显然对贺锦书十分亲热,她只盼着能叫贺锦书那才华了不得的弟弟多点拨点拨自家儿子。

这种亲热在宁谦考上秀才后更甚, 当虚无缥缈的利益具现化的呈现在眼前时,贺云昭这个人的名声才仿佛落在了实处。

贺云昭只听姐夫吞吞吐吐讲了几句,她便委婉的拒了。

“非是我不愿教,只是到底我如今年纪轻资历浅,不曾真正教过谁,姐夫能够考中也是因为你自己用心念书,因由在你自己,只是一同探讨罢了。”

说到此处,她笑道:“何况姐夫知道,如今我也是正在准备乡试,平日里叫功课堆了满桌,哪还有时间去教一个小孩子家呢。”

“您也是年少启蒙念书走过来的人,启蒙时谁来都一样,是不是?”

宁谦捻着手指,有些不好意思,他心知自己是承了小舅子情。

不说旁的,人家一个案首能够每日给他解惑,这已经是极大的帮助了。

更别说小院附近住的都是书院的学子,这些人能否考上秀才不一定,但是比起宁谦来说,他们对科举考试更加了解。

这些良师益友才是宁谦能考上秀才最大的原因。

贺云昭年纪不大,且她本人也是要准备参加乡试的,自然是腾不出任何时间教导一个小孩。

即使希望不大,但是宁谦还是在父母以及大哥大嫂的请求下试探着问了。

一个这样声名显赫的才子摆在面前,若是能忍住不叫家中孩子与他接触才真是愚蠢呢。

拒绝后,贺云昭笑着拍拍姐夫肩膀,她和风细雨一般开口道:“姐夫不必遗憾,将来等我不再每日专心学业之时必然是有时间的,到时候你和姐姐的孩子刚好送到我这来。”

宁谦一听,他第一反应自然是欢喜随即又难免生出一种同情来。

念书的辛苦,他前面几十年都没意识到,直到与贺云昭一起念书这大半年才算是体会到了。

贺云昭见他面色古怪,也不由得想到了姐夫这些日子的铁青脸色,她忍不住在心里偷笑。

其实师兄们中有不少人拥有功名后都会教导一些小辈,多是自家子侄辈。

教导一个小孩并没有那么耗费精力,如今讲究的又是体罚,先生对学生的责打不过是日常罢了,小孩们自然听话。

不过贺云昭在给姐夫解惑的过程中逐渐也意识到她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先生,她教导人时明显耐心不足。

她很多时候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宁谦还是不明白这个问题,说了两遍之后她便开始心烦起来。

怪不得所有的先生都会对好学生另眼相待,这种情绪对比就足够让人做出区别对待了。

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贺云昭必须拒绝啊。

不得不说,带着宁谦念书的大半年,贺云昭的心思变化的才是最快的。

如果说她之前还想着等小侄子小侄女生出来后由她来教导,那么现在她的想法已经完全变了,小孩如果不太聪明,她还是赶快跑掉的好。

宁谦的运气也是不错,人生中的喜事赶在了一起。

他考中秀才没多久,贺锦书便在一个下午发动了。

因是安安稳稳待到足月生产的,宁家并不十分紧张,反倒是井井有条的处理好一切杂事。

宁夫人最信任的陪房嬷嬷去了贺家报信。

作为孕妇的血脉亲人,贺家就没有宁家人那么泰然自若了。

什么孕期养的好、怀相好等等完全说服不了贺家人,这女子生孩子便如过一道鬼门关了,是生是死全看老天爷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