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庆王府唯一能用的就是在贺云昭的身世上做文章,只要还没有被立为太子,那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

但贺云昭并不打算给庆王府这个余地,她很快就能被立为太子。

太子的地位可是同亲王完全不同,看似一步之遥实则是咫尺天涯。

在封建王朝中,太子立谁全看皇帝本人的心意,朝臣能够暗地里支持,但绝对不能明面上表达出他认为谁能做太子。

因为选择继承人是皇帝的权力,臣子不能冒犯皇帝的权力。

但一旦皇子被立为太子,皇帝的私事就会被转变为朝堂的公事。

太子乃国之储君,不能随意废除,轻则朝堂动荡,重则国本有失。

贺云昭只需要当上太子,那么她就会收获一大堆因身份而来的支持者,他们支持的不是贺云昭这个人,而是太子的身份,对儒家正统的推崇!

贺云昭要做的就是让庆王府无暇他顾。

……

“母亲,崔阁老那边还没有消息,这可如何是好!”

李映大步从屋外走来,他神色焦急不已,安王府倒也没冤枉他多少,这人的确是个急脾气。

庆王太妃看着儿子额角都急的滴下一滴汗,她蹙眉抽出手帕扔过去,“擦擦你的汗吧,这般急躁成何体统!”

李映气的鼻子喷出两股气,他嚷嚷道:“李昭都要被立为太子了,我还要体统有什么用啊!”

庆王太妃还是不紧不慢的样子,只是眼眸中透出几分微妙的怒火。

是对自己生气,把儿子养成了这个样子可不就是她自己的错处。

庆王太妃今年四十有二,同贺母差不了几岁,神态却天差地别。

两人都是性格坚韧在丈夫去世孩子年幼之时独自撑起几个家,但不同在于庆王太妃是积极往上走,而贺母则是要努力维持住情况。

庆王太妃瘦长脸,鼻翼两侧两条法令纹像是固执跳龙门的鲤鱼一般,随着她说话的动作一跳一跳。

眉宇间常有褶皱,看起来有几分凶相。

她年轻时起脾气也十分暴躁,不过这些年磨平了许多。

而李映则是继承她的暴脾气,却没有她那样的智慧在政局中找到自己能做的事。

就如贺云昭心中揣摩的那般,庆王府手头力量不够,好多事情没办法做到。

缺了什么便补什么,庆王太妃就不信,这人还能被一口饭饿死?

饿了便去找饭吃,缺人手便去找有人手的人。

她盯住的就是阁老中看起来最弱的崔阁老,要说崔阁老为何最弱也是有迹可循。

阁老们在六部中都有自己的人手,确保自己说出的话不是空话,定然有人附和拥戴。

六位阁老按理来说应当是每人手里都能扯着六部之一。

但问题就在于,崔阁老上位的晚了一些,他是从户部升上来的,但陈阁老也是从户部升上来的,偏偏比他资历深许多。

于是这位崔阁老看似地位崇高,但实际在内阁中他老人家的手头势力远远不够在内阁稳住。

他是最需要一份从龙之功的人,却在贺云昭出现后表现的并不如梁阁老态度积极。

盖因他手底下实在是有些不干净的地方难以处理,他为户部侍郎时曾处理过坏账,具体如何庆王太妃不清楚,但她能确定崔阁老一定是有要命的罪证在安王府手里。

安王府既倒,庆王太妃第一时间就联络了陈国公府,在陈国公六神无主之际直接将人说服,并要陈国公府派人去护送安王太妃韩氏与小郡主回韩家。

韩氏深恨李昭此人,曾为贺云昭之时,她就能大挫安王府,如今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正儿八经的皇子。

而她的官人与儿子却一杯毒酒了却了性命,甚至按照刑部的处刑规矩,她要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死在面前。

韩氏恨不能用自己一命来换儿子的命啊!

就在此时,庆王太妃给了她一个报仇的机会,那个死寡妇要崔阁老的罪证。

还许下承诺,将来她小孙子的前途庆王府管了。

看着儿子留下的唯一血脉,韩氏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件事!

这才有庆王府手握崔家罪证威胁崔阁老之事。

只是崔阁老迟迟不回消息,实在是叫人坐立难安。

庆王太妃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儿子一眼,道:“你急什么!崔老在户部之时可是有三十万两的亏空,加上他儿子在西南做的那些事足够他们全家下狱的。”

她冷笑一声,眼角划过一道利光,“你以为李昭那样的人难道会接纳崔老吗?”

“他的名声与血脉才是如今最大的依仗。”

李昭是绝对不会因一个崔阁老就毁了自己的名声。

要是李昭是个伪君子,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接受崔阁老的投诚,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