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2页)
夜晚繁星点点,曲瞻开了窗户,寒气铺面而来,涌动的思潮将脑海全部占据,微微的涩意让心口闷闷的堵起。
也想过放弃,无非就是感情,他们还有更深厚的友谊,这不算什么。
说服得了别人但说服不了自己,他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从口鼻直达体内,令人浑身一颤。
冷是一种味道,他不愿余生都在这种冷中度过。
日子还长,他一文臣,总比武将活的长。
……
穆砚与裴泽渊的交锋很短,贺云昭其实并未注意到,她心里想着事情只是略回头扫了一眼,也没放在心上。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即使短短一个眼神,心绪翻涌不停息。
回宫后,贺云昭便直奔太极殿去。
进门口解开披风,在门口炭炉旁边散去寒气,才往里走去探望皇帝。
李燧咳嗽还未好,其他症状已经好了大半,此时便披着衣裳同苗皇后下棋。
贺云昭走近一看,还未说法就被皇帝堵了一句“观棋不语真君子。”
她一耸肩,“好吧。”
随后往绣凳上一坐,道:“今日去瞧了左军排练的冰戏,脚上蹬着铁齿冰鞋,身姿矫健,风驰电掣般滑过冰面,还有不少招式我就不讲了,免得父皇母后没了惊喜。”
苗皇后笑着放下一枚棋子,“好,到时候可要仔细瞧瞧。”
她又问外面冷不冷,叮嘱贺云昭在外面多穿一点,“兜帽可要戴好,外面冷时不觉如何,时间久了耳朵冻伤可就难受了。”
贺云昭便玩笑着问:“母后可是有什么经验?不然怎么这么清楚。”
苗皇后啖笑不语,她只是眼神投向皇帝。
李燧装作在思考下在哪里,实则耳朵已经竖的高高的,被皇后一点破也装不下去了。
“唉,真是促狭,冻伤耳朵的是朕。”
皇帝无奈坦白道:“那年冬日雪来的早,天气还暖,便与几个侍卫一同玩了会,闹的热了摘帽子。”
“谁知道竟把耳朵冻伤了,痒了小半个月,还是嬷嬷找来了偏方才治好。”
李燧说着说着来了兴致,回忆起脑海中印象深刻的往事,说了出来与皇后太子听。
贺云昭是第一次听,倒是十分新奇,皇后却听过不止一次,她偶尔还能抢皇帝的话。
李燧说道幼时念书不认真,被先帝罚了站在屋外被太阳晒,心疼的太后掉眼泪,头一次与先帝发生了冲突。
先帝膝下有三子二女,活到成年的只有皇帝与宁安公主,太后更是把唯一的儿子看的眼珠子一样,闹起来能和先帝对打。
李燧性格温和,不是一个强势的人,在很多事上都不能让先帝满意,别看如今能怀念的提起先帝。
但先帝在时,他却战战兢兢的害怕,不是害怕自己被废,就是单纯害怕先帝这个父亲。
好在先帝只有他一个儿子,想要换人也换不了。
贺云昭听完却有不同的想法,先帝性格刚强,又有夺嫡争斗的那些年经历,敏感又多疑,若父皇不是这样的性格,父子二人才容易产生矛盾。
但恰恰李燧不敢与先帝对着来,如果先帝踢他一脚,他就软软的走开,属实是叫先帝憋屈也说不出来。
一想到先帝拿父皇没办法的抓狂模样,贺云昭差点没憋住笑,脸上表情古怪。
李燧却以为她是因为自己说的有趣,哈哈一笑,“朕还想过写一本忆往录来记载朕的经历,将来后世人看见了必然觉得十分有趣。”
贺云昭立即鼓舞道:“父皇这个想法极好,写一本忆往录,这可是从前任何一个皇帝都没做过的事,父皇可算是皇帝里的第一人。”
李燧却有些犹豫,“这……”
苗皇后也觉得很有趣,她便道:“陛下写的时候记得把臣妾写的好一些,”
李燧无奈摆手,“你们就别捉弄朕了。”
待到傍晚十分,苗皇后已经躺好,李燧却迟迟未上床。
他就着羊角灯柔和的灯光书案上摆好了笔墨。
李燧手腕一抖,笔势遒劲又不失灵动,墨迹缓缓流动。
孟冬之期,吾与妻对弈……
他思及小昭言行,犹豫许久,在墨水干之前终于落笔:女至……
孟冬之期,吾与妻对弈, 女至,言笑间忆往岁,吾道:尝欲著早《忆往录》。
女赞之曰:此乃佳事,往昔帝王皆未为之。
妻亦曰:陛下若成此事,后世之人,可窥吾辈平日之景。
吾女今虽已为太子,然其顽皮之态犹存。
妻素性温婉,或发诙谐妙趣之语,吾唯觉此生无憾事矣。-——《忆往录.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