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改变(第2/3页)

我的天哪,正在观望的你似乎更加反社会一些。

这纯纯就是在考验人性,而人性从不是用来被考验的。

陆离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我在徐州有人。

“康成先生门下弟子多有于徐州任职之人,可联络一二,再派一小队人马于兖州接应,或许会损失些许财物,但可保曹太公性命无虞。”

除此之外需要的:“只是联络之人,怕是需要明公许些许前程。”

这年头一家不行换一家的多了去了,而且就像郭嘉说的那样,康成先生门下弟子在陶谦那里当得都是小吏。

你要是当得是官,那还能说句知遇之恩,但是小吏,在徐州当可以,在兖州当也一样。

在兖州当保底还有两个好处,这里有能为他们张目的政治靠山,将曹嵩平安送过来他们还可能对曹操有着些许救父之恩。

陆离联络了三位,两位曾经跟他一起买鸡仔的,为游徼,一位田间与他一起种过地的,任亭长。

他们三个所任职的地区,正是曹嵩自琅琊而来要经过的地方。

其中一位,所在之地为自琅琊来兖州,其中徐州与兖州的交界之处。

之前陆离对于改变已知历史做过许多尝试,总以失败告终。

可是这一次,也不知道算是他布置妥当,还是因为有了曹操这个气运之子发力,虽然损失了大半钱财,受到了些许惊讶,但至少曹嵩是没断胳膊没少腿,活生生的来到了自己儿子面前。

陆离在心里为对方的逃过一劫放了个小烟花,但这位曹公显然不觉得自己是逃过一劫,他认为自己遭了老大的罪了。

对方出仕于桓帝末年,官场沉浮二十多年,九卿当过,三公也当过,在此之前受过最大的苦,可能就是为三公时,作为天灾人祸背锅侠被免职吧。

现在突然在死亡线上走了一遭,怎么不算是受大罪了呢。

尽管人活着到了,可曹操还是就此事向着陶谦发去了“谴责声明”。

现在他这边是不方便出兵,可等到方便的时候,润色润色,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出兵由吗。

别管用不用得上,这舆论阵地都得站好了,总不能最后有都变成没。

其实陆离还有些事情想要跟曹操说,却又不方便直接说,也许我该换个别的方式对他说,陆离心想。

转眼间,一年很快走到了末尾。

这一年以孙坚之死拉开序幕。

王允联合吕布诛杀董卓,又被李傕、郭汜所杀,吕布奔逃而出,先投袁术,再依袁绍。

青州黄巾攻陷兖州,又被曹操所解决,兖州与黄巾军尽数为他所有,陆离加入了自己最开始预设的阵营。

袁绍那边与公孙瓒交战,先胜后败。

就连徐州其实也没有特别消停,陶谦还想要联合一众太守,以朱儁为太师,共同讨伐李傕,迎奉天子,只是因为朱儁应召入朝,不得不作罢。

只从三让徐州等事来看,陶谦似乎是个挺安分守己,颇为被动挨打的人,可实际上人家可主动进取了,只是没进取出什么成果来而已。

而这一年对陆离而言最大的成果,不是成功加入了曹操阵营,而是成功救下了曹嵩,这代表着历史的可变性,想到这个,陆离忍不住看了一眼郭嘉。

突然被友人看了一眼的郭嘉:?

但随即他就隐约想到了什么,冲着陆离眨了眨眼。

虽然他们两个一起帮着曹操解决了亲爹的生死问题,可实际上在陆离的任务安排下来之后,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聚少离多的。

曹操给陆离安排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帮忙监督安置那些投降黄巾的相关事宜,一个就是跟兖州当地的世家豪强打交道,让他们帮忙出钱出力。

有一说一,第一个任务还可以解,毕竟陆离之前在曹操陪伴回乡祭祖的时候,在路上做过类似的事情。

但第二个安排,就让陆离不明白了。

难道我在乐安郡杀豪强的事情你都忘了吗,当时你可就在乐安郡隔壁的济南国。

还是说你所说的让我跟他们打交道,是在暗示我把他们都噶了,这不能吧。

兖州这边世家豪强的几位代表人物,为陈宫、张邈、鲍信。

打眼一看,好像全都是曹操这边的人。

可实际上这年头支持你不代表就真的是你的人了,甚至这份支持也是会随着利益改变的。

远了不说,就目前这三个人来说,鲍信暂且没什么问题,陈宫与张邈却不然。

陈宫可谓是曹操入主兖州的倡导者与游说者,人家做了这么多事情,可不是来搞慈善、做无私奉献的。

他希望能够在曹操这里得到如萧何、张良一般的地位,可如今占据这个地位的人是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