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改变(第3/3页)

这里面不存在任何对错问题,这属于人对权力的追逐与自身的政治诉求,这里面也绝对不存在任何谦让,再君子的人,也不该在权力场上谦让的。

史书中会有那种面对贤才让位的情节,但这种故事的最后,很多都是桀骜的大才倍受感动、认识到错误,然后自退一步,愧之不如,而非顺势就将权力接过来。

真有权力交接的,要么双方一老一少,要么谦让的一方能力确实不如,要么就是打算临时用用,过后清算。

荀彧与陈宫显然不是这样的情况。

人家想要当三公,你却只能给九卿,这气要是处不好,一拍两散那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张邈,他同样有问题,但这个问题跟陈宫不一样,反而跟陆离有点像。

这个问题挺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大家以前平起平坐,甚至略高你一筹,结果现在要屈居于你之下,不免心里不平衡……

做这个任务之前,陆离觉得自己对这种事情一点都不擅长,真做起来,那叫一个游刃有余。

他觉得这事应该谢谢郭嘉,跟对方待久了,感觉看人都看的更加透彻了。

看透彻了的陆离将情况一一写下,给曹操送了过去,这事主要还是系在对方身上,自然是要让对方解决的。

这种问题现在有,日后怕是也永远都会有,权力的蛋糕就那么一块,你怎么分都总会有人不满意的,而如何解决这些不满意,又或者说能不能解决这些不满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划分君主能力的标杆之一。

曹操给陆离安排了任务,收到任务的陆离在完成任务,然后曹操收到了来自陆离的任务,总结为大家都拥有各自的任务。

曹操在完成陆离给的“任务”,而陆离见完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也要见一见下面那些相对弱势,却也存在话语权的。

这个过程问题可能没有那么尖锐,麻烦却也不少,有些豪强实在是缺少那么点聪明,做出来的事情让人颇为哭笑不得。

不过如果力气有划分,在世家豪强这边,陆离用了五分,剩下的七分尽数给了黄巾。

有些事情越到了年底反而越忙,但忙碌的收获也是丰富的。

陆离的阵营贡献度来到了百分之五十五,历史改变也来到了百分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