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悠悠我思(第2/3页)
别的不说,朝中众臣在此次疫病中的死亡人数,甚至远远超出了当初在董卓、李郭那里的时候。
成功挺过来的几个人,无一不被视作运气绝佳的幸运儿。
不过陆离虽然同样是成功挺过来的,但他却并不被算在内。
当初大家知道他也染上疫病,明明对方一直在忙碌相关的事情,感染的几率远超众人,可当大家得知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大多都是不信,甚至怀疑这不会是什么钓鱼执法活动吧。
毕竟你能信一个欧皇,突然变成了倒霉鬼吗?
等到确定对方确系感染无疑后,不少人忍不住感叹,这人的命数都是有定量的,前面透支了那么多好运,现在倒霉了吧。
先甜后苦虽然一定有甜,但也逃不过苦啊。
大家变嫉妒为同情,陆离还活得好好的,天妒英才的文章都出来好几篇了。
但这份同情很快又再次变质,没错,就是在曹操回来之后。
曹操的一番作为,让大家瞬间明白了,幸运儿还是幸运儿,那所谓的倒霉,也不过是给对方一个展现幸运的机会而已,上天也是很明白什么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
可哪怕怀揣着一颗酸涩的信,当陆离终于养的差不多开始出来晃悠,大家看到对方腰间再次挂上的玉佩,一个两个的几乎都愣住了。
陆伯安与玉佩,这放在大汉算是妥妥的热门话题,大家都毫不怀疑这会成为后世的有名典故,甚至都不用后世,现在就有不少人用。
先帝赠予的玉佩,对方曾经是天天挂着的,但是后来洛阳被焚烧后就不曾有了。
根据孙坚那边传出的消息,应该是去往洛阳的时候毁了。
之前对方去长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都听说了陛下给了他一块,但是没怎么……几乎没有见对方佩戴过。
现在这个……
不少向董扶求过玉佩的人都认出了其中属于董扶的痕迹,可是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当初俩人在洛阳同为侍中时就因为设州牧一事意见不合闹掰了。
现在其中一方早已去世多年,另一方突然挂上了对方雕刻的玉佩,这算是什么章程。
他是怀念旧日,还是表示某种破镜重圆?
很快大家就不用胡乱猜测了,有些玉佩看起来刻着的是“董扶”,实际上代表的是“曹操”。
当玉佩与曹操划上等号,好多人的心脏好像突然被人紧攥了一把。
陆侍中啊……以后再也没有陆侍中了是不是?
大家的心酸,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往辛酸上转变。
从大汉仅一年之内便迅速解决黄巾之乱,到现在天下大乱,不过十年而已。
十年,朝堂上固然存在,却也不至于将旧人尽数换干净。
况且便是当年不在朝堂,地方上谁不曾听说过他们陛下转了性子,不爱官宦改爱士人了。
作为被爱的那个,不少人酸归酸,却也必须得承认,陆离完美符合大家对于君臣相得中臣子的想像。
——要颜值有颜值,要能力有能力,要悲惨还有悲惨。
是的,有悲惨也是人们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候的士人们,其实都不怎么磕一位一帆风顺的天之骄子,与天子之间那如同锦上添花般的君臣相得。
大家喜欢看的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
当然了,在这个寒门会被有些人看不起,宦官之后会被蛐蛐的时代,真的出现了这种例子,大家未必能够喜欢。
但是像陆离这样的就刚刚好,出身名门,这是自己人,家族倒了,这是悲惨,在掉下去之前被陛下给捞上来了,这是还没有掉出自己人的圈子里。
而这种危机边缘却能借势而起,让家族不至于烟消云散,甚至更上一层楼,又完美戳中大家对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幻想。
有的时候人喜欢一个人,喜欢的是代入自己后,想象着自己变成对方的那种感觉。
在众人看来,先帝于陆离是雪中送炭,而曹操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两者相比,会选谁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刘协到底下的臣子,在某些事情上才会表现出一种有恃无恐。
国士待我,国士报之,从来如此。
可没有人教过他们,如果又有一个人雪中送炭了,该当如何呢。
眼看着后来者是又争又抢,先到者却也先一步躺进了棺材,大家简直都恨不得帮着先帝代争。
可惜陆离这边并不开放相关名额。
大家又解又不愿意解:陆伯安,你到底有没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