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子亲耕
刘备的疑惑并未持续太久,地方上能够这么表现自然是都得到了风声的,作为自己人,刘备一行人一开始还被当做是许昌派过来检查的,一经出现大家立刻更加任劳任怨的表现起来。
知道不是后,面对他的询问,被询问的人也没有瞒着他。
虽然实际情况大家懂的都懂,但说起来大家不可能直白地说曹司空点我们了,我们从心的闻弦知雅意,大家说的是:“司空于许都以身作则,我等闻之倍感触动,遂而学之。”
作为带起这场学习的重要人物,陆离与郭嘉也不曾在诉说之人的言语中隐身,大鸿胪如何如何,军师祭酒怎样怎样,反正就是夸,就是学习先进爱民、重视农事的好榜样。
这种自上而下影响施为的手段,非常具有陆侍中的特色。
哪怕时隔多年,刘备现在还能想起来,自己当初因为鞭笞督邮弃官而走后,突然有一天被人找上门来,说是朝中惦念地方,审查核实地方官吏作为,寻找在野贤才,他这个当初在征讨黄巾时立过功的就这样被寻找出来了……
这么多年过去,陆侍中现在是大鸿胪了,他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刘备在心中想到。
而巧了不是,陆离在看到转了一圈回来的刘备后,也有着类似的想法。
刘备的改变不是那种肉眼可见,发生在明面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他是那种很内秀,属于你只要去跟他交谈,绝对能够谈出来的。
出门一趟税收没收回来,嘴皮子倒是练出来了。
虽然曹操没有对着他明说过,但陆离知道对方对于每一次出兵,自己都拉着他叨叨的行为,既受用又觉得他唠叨。
事实上别说曹操了,陆离自己都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唠叨了,如果可以的话,陆离这个i人也不想要每次都拉着对方叨叨个没完啊。
但现在他的想法变了,他叨叨吗,不是吧。
他觉得就该让曹操来见见如今的刘备,对方就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叨叨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征税过程中被人敷衍推诿得多了,刘备现在说起话来有那么点废话文学的意思在里面,看得出来对方有在改正,但因为时间短,还是会时不时冒出一句来。
对于这个情况,陆离没什么特殊想法。
对方这一趟出门既没有生病,也没有被谁干掉,虽然没有带回任何成果,只带回了一堆各地的特色借口,但朝廷对于这个结果也算是早有预料,倒也不会抓着拼命苛责。
当然了,也不会有什么奖励就是了。
当初的司隶校尉一职是为了让他出去审查税收问题名正言顺才给的,现在回来了,曹操可没有准备让他接手自己这边的税收问题。
钱粮是一切的根本之一,不是心腹中的心腹可管不了这个,正好就借着对方此次的无功而返给对方调了个职。
对方此刻是扬武将军了,一个杂牌将军名号,不能说不好,但也没有特别好,当初刘宏第一次召陆离前往洛阳的时候,给的就是类似的官职,甚至比刘备这个还差一点。
要知道那个时候,陆离可是从郡守一职上往中央调,从地方到中央看起来是升了,但是从一郡之首到杂牌将军,实际上又是降了。
很多人从后往前看,只看到了陆离一出仕就是郡守,不到半年就要往中央调,妥妥的从一开始就被陛下看重。
可实际上当初那场勾引出了《陈情表》的调职,是妥妥的明(平)调暗降。
只是绝大多数人都被洛阳的闪闪发光吸引了,被后面的君臣相得晃到了,没有去注意最开始刘宏对陆离的郡守一职有过的反悔。
不过抛开陆离的情况不谈,看看刘备如今的职位,跟将军挂钩的职位,在这个特殊时期,地位高低其实还是要看手里有多少兵的。
刘备手里常备猛将,兵其实也不是没有,当初公孙瓒在跟袁绍的对对碰中完蛋了,他也是得到了一小支兵跟着一同前来许都。
但这一小支真的是毫无谦虚的一小支,其数量较之损失惨重的董承都大有不如,而且就是这么一小支,刘备都有点养不起。
但话又说回来,董承虽然兵比刘备多,但是在将领方面又差了不知道多少。
像刘备这种堪称开局自带两超级猛将的,要不是后面经历过于倒霉,这都是东汉online里面应该被举报开挂的作弊玩家。
自从刘备回来后,刘协经常召他入宫讲解这一路的见闻。
刘备纵然有野心,但他此刻的野心同样还处于一个匡扶汉室的地步(并非自己再立汉室),对于刘协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袁绍对于陆离的特别在意,刘协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他虽然不像刘备那样见证过讨董联盟的事情,但是当初这俩人在洛阳的时候关系就挺亲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