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无所适从(第2/3页)
刘协摇头:“不必,任尚书令施为便是。”
很好,继陆伯安之后,又一位让陛下喜欢的臣子出现了。
这年头难道外戚已经不吃香了吗,宦官被办倒了自然是好事,但现在怎么一个个的外臣都来跟他抢宠臣道路呢。
董承被天子安抚住了,太过聪明以至于有些不聪明的祢衡在孔融这里说起了这件事情。
他没有问自己身为九卿之一的好友,这件事情的真假。
这种事情不需要问,祢衡已经有了答案。
孔融以为自己的友人会因为这件事情对陆离改变看法,却不曾想祢衡道:“大奸似忠而已。”
孔融:“正平慎言。”
自己这位友人但凡人如其字,也不会一点都不平和。
祢衡冷哼一声,倒并非针对孔融,他道:“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
哪怕孔融也不是多么谨言慎行的人,听到这话在认同的同时也忍不住摇头。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人生在世,谁没有点不能对人言语的事情。
局势变化,又怎么会没有不能谈论的话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孔融劝道,“我知正平心怀坦荡,但人活于世,总不免要受缚。”
祢衡虽然没有说什么不赞同的话,但眉宇之间的桀骜不驯异常清晰。
孔融能够跟对方玩在一起,是有几分人以群分的道在里面的。
但因为祢衡在某些方面过于一骑绝尘,冲击对比之下,显得孔融都莫名言语和顺、态度平和了不少。
而就是在这样或激烈或沉默的氛围中,曹操一行人回到了许都。
本来他们得胜归来是一件大大的喜事,玉玺重新回到陛下手中,更在某种意义上让人有种天命回归之感。
可偏偏因为何太后母子的事情太过炸裂,导致传国玉玺的风头都被盖过去了不少。
尤其是随着袁绍那边消息的传来,原本只是从宫中传来的隐隐绰绰的消息被“证实”,大家忍不住看向如今是大鸿路的陆侍中。
虽然证实被打上了引号,但实际情况如何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
只不过心里有数不算是数,到底能不能证实这个消息,还要看何太后母子的身份是否能够被承认与明证。
本以为董卓当年的废立大戏已经唱完许久,谁曾想时隔多年之后,竟然还能出续集的。
陆侍中,这事你怎么看?
陆离对此一点都不想看,很可惜这场戏他显然是无法脱身的。
刚回到府中修了一二,陆离就从门房那里拿到了某处园子居住者的拜帖。
唐姬——刘辩的妻子。
对方的身份结合着陆离做过的事情,外人看了可能都要头皮发麻。
但陆离其实还挺淡定的,他淡定的看完了拜帖,淡定的给对方回复了见面时间。
至于这是不是不合礼数,会不会让人怀疑瓜田李下之事,你看看陆离这张脸,想想先帝在时的待遇,再看看对方主动递过来的拜帖。
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任何问题啊。
唐姬的动作算不得大张旗鼓,可架不住此刻关注了陆离的视线比较多,自然不会错过这场见面。
在此之前,唐姬在众人眼中跟透明人没什么区别,已死少帝的遗孀而已,还是不曾生育过、没有孩子的遗孀,实在让人找不到什么关注点。
但现在何太后母子疑似未死的消息,与对方拜访陆离的举动,一下子将小透明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唐姬按照陆离回复的时间来到了陆府,对于众人明里暗里的注视,她有着些许不适应,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失态。
如果没有这诸多变故,她本该是大汉的国母,该有的素养虽然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但还是有的。
她并非孤身而来,身边还有刘协安排的照顾她的宫人。
见到陆离后,她道:“陆侍中。”
陆离拱手:“弘农王妃。”
他清楚对方今日的来意,而一切也确实如他所想。
唐姬:“妾今日冒昧前来,仅有一问,望侍中如实相告。”
陆离:“王妃但问无妨,若臣知晓,自不会相瞒。”
唐姬忍不住微微上前一步:“侍中,我近日听闻当年大王与王后为侍中所救,此时正在袁大将军处,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陆离点头,相关情况与应对,早在回许都的路上,他就已经与曹操等人商量好了,这个时候回答起来也确实是不曾相瞒:“确有此事。”
唐姬怔愣地望着他,哪怕来之前她做足了,可在听到这个答案后,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
那并非是失而复得的喜极而泣,反而带着遭遇变故后的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