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片刻不忘
建安四年刚开始,陆离便迎来了一则喜讯——吕韶有孕了。
按来说,这属于曹操他们老曹家的喜事。
但一来明公后继有人对于下属是一种别样的安心,二来嘛,陆离看着自己的历史改变进程突然跳到了99.99%,这不算是喜事还有什么算喜事。
喜事,天大的喜事!
遥想当年,得知自己要当吕布的引荐人与担保人时,那个堪称晴天霹雳的心情。
再想想当初跟吕布待在一起,又要劝、又要哄,那如同带孩子一般的经历。
果然,这个世界上虽然并非所有的付出都一定会有回报,但是有一些付出确实是会有回报的。哪有赌徒天天输,哪有好人天天哭,今天他陆伯安终于在七弯八拐的因果逻辑下迎来了自己的收获。
现在感想就两字:值得!
吕布,一款乍看让人觉得眼前一黑,但隐藏用法颇多、时常给人带来惊喜的特殊武将。
虽然丁原、董卓对此可能有不同看法,但谁管他们啊,众所周知,死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陆离快乐的原因存在不可说因素,故而表现的相对内敛,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
古代人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含蓄,陆离很早就知道这一点了,但看到呲着牙乐的曹昂还是不免觉得有点没眼看。
虽然这种状态并非持续太久,就是在告知自己这个喜讯的时候短暂流露了一下,之后对方很快就收敛成了陆离曾经想象中的含蓄古人模样。
但流露过就是流露过,在这之后有一段时间里,看到他陆离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还是那副嘎嘎乐的样子。
跟曹昂这个要当爹的外放相比,曹操这个要当大父的情绪就相对内敛多了,陆离除了听见对方哈哈大笑了一声,称赞了几句,很快话题就转移到了政事相关。
作为卫尉,陆离需要做的事情不多也不少,总结一下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守卫宫门,二是管武器。
之前陆离做的更多的是前者,现在则不免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后者上。
原本卫尉管的武器大多属于京中卫军的武器,现在陆离需要管的武器则是曹操所属军队。
一场大战之后,报废的武器,收缴的袁绍阵营的武器,自己这边的旧武器保养与,新武器的制造与发放……
陆离现在看到根长一点的木头,想的都是它能不能用来做枪杆,或者用来制造箭矢。
不过最近因为武器的事情,在加上曹操暗示的某些政治方向上需要进行的配合,他跟管屯田事宜的国渊有些许不愉快。
这位国渊对于陆离而言算不得什么陌生人,对方是郑玄的高徒,当年陆离在郑玄那里的时候,还听对方提起过他。
只是当初郑玄说的时候,对方跟人一起跑到辽东去避难了,后来离开辽东,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投奔曹操。
这次他们两个的不愉快算得上是半真半演,抛开表演的那部分,真切的矛盾倒不是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完全就是一些生产资料分配上的矛盾而已。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必然不能忽视的就是春耕事宜。
国渊那边为了春耕,要求更多的资源向着农业这边来,这有问题吗,这没有问题啊。
可曹操这边取得了胜利是要乘胜追击的,不可能什么都不管让敌人休养生息,战事不可避免,武器方面自然也需要到位,陆离要资源有问题吗,也没有问题啊。
两个都不存在问题的人,却也切实出现了问题,正好证明了立场的重要性。
虽然他们站的都是曹操的立场,但曹操立场之下,显然还有农事与军事的立场,守城与扩张的分歧。
国以农为本,陆离之前在地方上担任官员的时候,从来都是将农事放在第一位的。
但他不能因为这个,就罔顾自己的职责,因为多打一把农具,让一位士兵得不到武器,这难道不是人命吗。
况且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乱世了,知不知道什么叫做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邻居屯枪我屯粮,我为邻居耕作忙。
曹操听到陆离这话,都不由侧目,倒不是惊讶,毕竟陆离就是这样一个粗看好像纯良到有点过度悲悯的人,可你要是细扒一下,又会发现对方有点恨不得将自己包装成随时随地能够掏出一把匕首来的全副武装。
他惊讶的是这句话,乍一听有点粗俗的直白,可实际上又真是该死的有道。
虽然对于他们这种大汉人内部的相争,就算是真的赢了,也是将自己的地盘扩大,而非对于另一块地盘肆意烧杀掳掠、赶尽杀绝。
但是他们与那些边地外族之间的关系,岂不正合此言吗。
当然了,别管是有道还是没道,面对这场已经演到自己面前来的争端,该判的官司还是要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