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勾践之能(第2/2页)
自信满满的他,看起来好像跟在座的一群人没有活在一个时间线里面。
我们这边都是官渡大败之后了,你不会还停留在官渡之战之前吧。
但这样的反差正是此刻需要的,真要是全员emo了,这也不用说话了,大家干脆一起等着投降吧。
袁绍倾身道:“公则此语,何妨细言之?”
郭图起身走到正中央,先向着袁绍拱手一礼,然后就开始言语自己的见解:“此时正重农事之时,曹操却不顾民生发兵来犯,此我等之敌人有违天时之行。”
“邺城山水环抱,长久经营,易守难攻,此地利在明公尔。”
“自明公至冀州,安抚蛮族、镇压贼匪,招贤纳士,重视农桑,冀州上下无不感念明公恩德。后土扩四州之地,亦扩仁政之德,四州人心尽附,此乃人和在我。”
说着,他突然环视一周,大胆开麦道:“自官渡之后,人皆不敢于明公面前言及此事,唯恐触怒于明公,图却知这是许多人小看明公心胸。”
“明公素有胸怀,知耻而后勇,君不见勾践之事,一时胜败如何能定全局。”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等,明公较之勾践能之远矣,实无需丧气难言,惊恐弱敌。”
如果说之前官渡之战时轻视曹操,那是给本就爆棚的自信又添一把火,最后给己方挂上了骄兵必败的负面debuff。
那么如今抬高自己的优势说对方必败,却是在己方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增加、坚定自己这边的信心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时间做,就造就了这般完全不同的效果。
官渡之战,在田丰全程被关押在邺城却在袁绍回来后被杀了的情况下,郭图全程参与其中却并未被战败的袁绍问罪清算,那自然是有其本事在的。
虽然郭图有内斗行为,但各种建议还是奔着让袁绍胜利去的。
但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领导人都会只反省自己,而不是迁怒别人,那这个世界就美好的过于不真实了。
美好的品质,正因为稀少才美好。
眼看着场面热络了起来,袁绍起身大力肯定了郭图的言语,然后开始看起来非常真切的做着自我反省。
气氛因为郭图的几句话一扫先前的颓然与难言,大家不得不承认郭图这人虽然在某些方面非常不讨人喜欢,但用对了地方还是很好用的。
如今在这里的固然存在心里有别的小算盘的人,但也不乏真心效忠袁绍的存在。
见到自家明公振作起来,不少人也跟着再次拥有了些许激情。
郭图的话能够起到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因为他这话真的很真,九分真,一分假而已。
假就假在他们家明公可做不来勾践,但他们的情况确实比勾践好多了。
夫差那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曹操想要取邺城,可没那么容易。
其实本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我们或许打不出去,但守住真的没有那么难。
不说攻守之间的投入本就不一样,就像郭图说的那样,袁绍在冀州经营多年,可谓是人心归附,哪里就那么容易被人轻易打败呢。
但这个认知其实并没有多么让人高兴,能够防守成功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从逐鹿天下到龟缩防守,这个落差袁绍接受不了,难道投靠他的文武便能够接受吗?
要是怀着这种心思,大家一开始直接去投靠刘表便是了。
大家选择了袁绍,是想要辅佐对方成就一番大事的。
结果辛辛苦苦好多年,最后回头一看,他们跟一开始跟着刘表躺平的混成了一样结局,所以这些年我的努力是为什么,因为我勤劳吗。
这种事情真的是不能想,一想简直太破防了。
一群人半振作半破防的进行防守,然后成功证明了什么叫做哀兵必胜。
曹操没能从他们手中得到好处,但他们同样不曾从曹操那里占到便宜。
考虑到战争是在他们地盘上进行的,甚至是被人围攻大本营,算上其中的隐形损失,他们甚至还是损失更多的一方。
哪怕对方没有赢似乎就能判定是自己赢,正该借着胜利重旗鼓才是,可惜大家都不想要接受这种自欺欺人。
好似无功而返的曹操回首望向那座不曾被自己攻克的城池,他本也没想过一战便能打下袁绍的大本营。
只是有些战争你哪怕知道不能赢,却也不能不打,因为打了或许不能赢,但打了之后会促成未来的胜利。
袁绍好似赢了,可恐怕心里比输了还难受吧。
邺城这边是个硬骨头没有啃下来,但是袁绍的其他地盘就没有邺城这般牢不可破。
袁绍官渡失败的负面影响之一,便是让地方上不少人对他失去了信任与敬畏,面对打败袁绍的曹操军队来势汹汹,不少人直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