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能赢否
仅以朝廷官位论,孙权与刘备他们两人算得上是平起平坐。
但考虑到力量大小,再加上主客之分,孙权坐在上首主位也不能说是有什么毛病。
虽然一般正确流程的话,应该是对方谦让的说声“请”,刘备很识趣的拒绝一下,然后孙权再顺势坐上主位,又或者是干脆上首主位空出来,两方相对落座。
可很显然孙权没有任何走流程的想法,是不知礼数、不拘小节还是借此宣誓主权呢,很明显是后者。
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说的,毕竟严格来讲,对方也不算是明码标价的失礼,就是少了些许约定俗成的客套环节而已。
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就这般非常自然且让人说不出什么的出现了。
在双方你有情、我有意的情况下,再加上如今也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们在这里来回推拉,虽然该有的下马威有了,但是该进行的商讨也进行的相对开门见山。
敌人是明确的——曹操。
在敌人明确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无非就是围绕着如何对付敌人、努力保全自己,以及得到应有利益来进行商讨。
首先是对付敌人,这凡事都爱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曹操那边有天子在,先天性的就不用为这种事情担心,孙权这次发兵江夏就有为父报仇的名头在。
现在杀父仇人死了,即将对上的人变成了曹操,这个说法就不免要变上一变了。
刘备其实就能很好的拿出这份由来,毕竟有关对方当年离开许昌的原因,也有不小的议论。
要不是当时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曹操与袁绍的对决上,怕是要成为当时士人之间最为热门的话题。
在这方面,刘备自然不介意提供一下师出有名,他们之间更为重要的是合作之后的资源共享,比如说刘备这边如今最为需要的粮草,以及那个易攻难守真的让人半点也不想要继续待下去的驻军地点。
有关粮草,孙权这边倒也不是不能提供,但是驻军地点这种事情就有点敏感了。
不可能将人安排到后方自己的地盘上去,不然好好的合作突然变成将人保护在身后了,这算是哪回事?
不是自己的地盘,别的地盘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想安置便安置啊,总不能合作的前提还得是帮着对方抢下一块地盘吧 。
其实就地盘而言,孙权这边还是更倾向于刘备待在原地的。
毕竟看起来真的好容易就能吞并对方的样子诶,咳咳,他的意思是,曹操要是想要吞并刘备的话,他这边立刻就能过去帮忙抵挡,多方便啊。
真可惜曹操不是刘表,不然孙权这个时候想的可能就不是结盟,而是在跟曹操开战之前先办了刘备了。
合作共赢,哪里比得上自己一家大赢特赢。
可惜了。
就地盘问题没能达成一致的双方,就粮草方面倒还算和谐,而其实对于刘备等人来说,地不地盘的另当别论,粮草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再没有粮草补充的话,真的就要就地解散了。
地盘不好大家长了腿,能够跑的,但是粮食没有,有手也没有用,现种可来不及。
杀马吃不了几天,杀人吃绝对不行,至于攻城劫掠,不说他们这点兵不容易攻城,别管是曹操还是孙权都不可能坐看他们顺利攻城的。
所以在曹操锐意进取的时候,能够遇到刘表这般坐山观虎斗绝对不动弹的邻居,当真是好幸运的一个曹孟德啊。
在他人眼中的天选之子曹孟德在处好刘备袭营造成的动乱后,立刻还以颜色。
然而因为孙刘双方结盟进行的相对“痛快”,他对上的并非仅有刘备,还有孙权。
对于双方的结盟消息,倒也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但事情真的有点棘手起来了。
江夏成为了三方大乱斗的混乱战场,荆州的攻略进度也暂停了下来。
大家都在观望江夏的结果,曹操要是赢了,该投靠的自然是继续投靠,但曹操要是输了,这事就要另当别论了。
毕竟想要投靠是因为对方足够强大,可如果对方没有那么强大,又何必要上赶着给自己找领导呢,继续坐等一下岂不是更好。
————————————————————
有人冷静观望,有人着急忙慌,还有人在意非常。
陆离看着荆州地图中的江夏部分,想着如今三方所在的地盘,在心中尝试推演了一下。
该怎么说呢,在这方面他真的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好主意,稳扎稳打看起来似乎又很难有进展的样子。
不过在双方都不缺少聪明人的情况下,出奇制胜这个“奇”的要求就非常高了,而相对强势的一方少搞那些花花想法,直接强势碾压说不定还更靠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