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意思意思(第2/2页)

后来刘宏死了,却又有袁绍,有曹操,在为臣这方面,陆离的能力或许不是最出众的,可只从他能让上位者喜欢自己这一点来看,他就已经走在为臣一道的前列了。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天赋。

可是这种能力与天赋,杨修反而没有特别具备。

他没有特别得曹操的喜欢,跟曹昂有过接触后也没有特别深交。

固然也算是被重用,但那种带着几分无感的重用,对于见识过“有感”是什么模样的杨彪而言太醒目了。

杨修若只想要当众臣之一,他的能力已经足够了,可他相当数一数二,拔得头筹的那种,这份感觉的缺失就很致命了。

他没有特别讨人喜欢,能力也不曾到达一个领先所有人,让人哪怕不喜欢也不得不用的地步,却又有着足够高的目标与心气。

杨修不认同这话,他用杨彪之前的话来反驳对方:“父亲也说仅有一个陆侍中而已,若在这方面不似便是无路可走,这世上怕已无人有路。”

君臣之间,真做到陆离与刘宏那般的才是极少数,说不属于那般的极少数便是没有前途,这个世界上怕是没多少人能够有前途。

而且说到陆侍中,杨修道:“父亲怕还不知晓,近日多有传言,陆伯安在荆州与司空有所不睦,故而这次才不曾被带回。”

他倒是没有完全相信这所谓的传言,但有的时候空穴来风,必然有因。

这番传言你要说是真的,不喜欢还让人当荆州牧,看起来不在身边,但是放在地方上也没有丝毫亏待,反而有了更大的实权,怎么看都不像是不睦的样子。

可若说是假的,陆离这个荆州牧手下兵权几分,比之当初刘表不如多矣。

这种事情要让陆离说的话,其实挺简单的,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这是司空爱我。

可惜这一把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陆离也不清楚自己成为了杨氏父子谈心局的一环,他正在专心致志忙碌着荆州的春耕事宜呢。

刘表之前的内部发展,固然注重民生,可真正惠及的民生仅仅只是眼前,更远处反而是世家豪强得利更多。

刘表未必不清楚这一点,但是他本人也是要依仗这些人的,所以大概就是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

可现在换成是陆离那事情就不一样了,世家豪强从他出道开始就没有从他手里讨到过什么好处的。

哪怕为了局势,陆离不可能再复刻当年自己在乐安郡的作为,但是委婉的要求大家向着他这个新州牧“表现表现”还是可以的。

所有人都清楚,这不仅是在对着陆离表现,也是在对着曹操表现。

曹操跟刘表可不一样,人家有的是力气与手段不说,还有的是刀枪剑戟。

大家想着第一年吗,割一点利益展现一下诚心也没有什么,却忘了有些事情只有零次与无数次的区别。

当然了,无数次那是之后的事情,这第一次总是要定下一个合适的尺度的。

要的太多的话,不免让人心生他意,要的太少又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

要选择一个有足够分量,又不至于将人逼得不行,后面还能有上升或者下降空间的数值,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好在陆离既有着足够的经验,也对他们有着足够的了解,两者相加,不需要他定下什么标准,只需要说句“看大家的意思”,然后核对大家的“意思”,揪出几个“不够意思”的当一下反面教材,剩下的自然就明白陆离想要的“意思”了。

事实也差不多就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陆离倒是也听闻了那所谓的“荆州流放论”。

这传言本身有多么离谱暂且不提,会相信这个传言的人简直更加离谱,陆离都忍不住觉得自己的“意思标准”定少了,毕竟他们一个个看起来好像都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难不成是跟着刘表过安定日子过久了,以至于一个个都将自己的脑子给过傻了,过退化了不成。

在外面勾心斗角了一番的陆离,不由对温室中的花朵们啧啧称奇。

但是在真乱世里面,又哪里有什么温室里花朵可言呢,没能等陆离占到更多的便宜,他们一个个就好像已经找回了自己丢失的脑子。

陆离:失望.jpg

陆离这边没有跟曹操断过联系,蔡瑁那边自诩跟陆离算是有一份共谋荆州的情谊,也没有跟他断过联系。

看似是跟自己在联系,但陆离看着信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努力与成绩,知道对方这是想要通过自己向着曹操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