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松归来

自从在江夏一败,刘备等人一边要躲避来自曹操一方的追兵,一边也要小心荆州的降曹势力,可别被人家抓住当成升职大礼包了,最后他们一路撤到了益州巴郡。

因为一开始就打着主意要往益州走,自然不可能不跟益州牧打招呼。

虽然刘璋那边不是立刻点头应允,但是从后续的一些回复来看,对方显然是有意接纳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份有意接纳迟迟不曾落到实处不说,近来还有些不对劲的苗头在往外冒。

现在已经发展到不像是要接纳他们,倒像是准备用他们去当投靠曹操的探路石的阶段了。

这事吧,令人意外又没有那么意外。

尤其是在知晓益州遣人前去拜会曹操,以及荆州有人前往益州游说益州牧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在刘备看来,陆离,他其实真的很会劝人。

而且陆离的那种会劝人,跟这个时代一般流程上的劝人还不太一样,他更加擅长另辟蹊径的同时又总能点到别人最为在意的那个点,用美好的话语装点利益本身,用足够的道德松绑修饰他人不愿面对的不堪一面。

换句话说,你跟他谈权力,他跟你谈情谊,你跟他说情谊,他又跟你讲利益,你跟他说利益了,他又要劝你做人要有格局……

看起来似乎总是鸡同鸭讲,可偏偏对方就是能够讲到你的心里去,有些话一旦入心了,就会忍不住跟着对方的节奏走,一跟着对方的节奏走了,那事情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

根据刘备的观察与实际情况来看,还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不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而且人家不仅让你跟着节奏走,还会给你台阶下,让你瞬间放下各种道德担忧、面子束缚,体体面面的就将一些含藏不堪想法的事情给办完了。

该庆幸对方不是亲自去的吗,不然刘备都怀疑刘璋现在早就不是简单的态度改变,而是直接荆州与益州两方联合包夹他们了。

陆离有他的本事,但刘备也不是无能的人,巴郡主薄就跟他透露了一下成都那边的消息。

玄德公,荆州派人过去说你坏话了,你可长点心吧。

刘备长心了,他真的长心了,他立刻就派人前去成都找人帮忙说话了。

别误会,不是诸葛亮,就算时局艰难,刘备也没有任何将宝贝随意乱用的想法。

反正现在就是陆离与刘备各自派出一位能言善辩者跑去找刘璋为自己发声,而刘璋与益州大多人在等着张松带着曹操那边的情报回来。

至于去往曹操处的张松在干什么,他正在暂时脱离益州别驾从事的位置,单纯以一位有能贤才的身份参加曹操专门面向他的招待会。

最后结果嘛,该说什么好呢,只能说松漂泊半生未遇明主,承蒙司空不弃,愿献益州以作诚意。

曹操:“我得子乔,更重于益州也!”

益州很棒棒,但子乔你是比益州更让人在意的贤才!

这话说得,让人听着更想要将益州给他了,不用推辞,这是司空你应得的。

哪怕这其中带着政治表演又如何呢,他愿意为我费心就已经足够好了,不然怎么不见他对别人表演这个。

在陆离与刘备较劲的过程中,曹操安坐邺城却取得了最大的成果——一位倒向他的益州核心官员。

算上对方的兄长,如今益州阵营已经有两位姓曹了。

可惜陆离如今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他一边对着益州那边使劲,一边要小心防范扬州,还要注意交州的情况,给军队提供粮草供给与后勤保障,注意春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荆州本地的世家豪强保持一个不会让他们背后捅刀的友好关系……

人如果能够看得到活,那么你会拥有干不完的活,陆离深刻明白并践行着这个道。

但是他同样很明白人如果不会带团队,就会干到累死的道。

虽然这些事情一件件数起来好似多到看不到头,但是在找好帮手并且自身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陆离解决起来也没有特别困难,就是稍微累了一点而已,而且还是那种有方向的累,而不是那种不知道该怎么用劲的累,所以就还算可以。

出使曹操的益州代表团很快便踏上了归程,去的时候经过了荆州,回来的时候也没有改道。

张松好像还是那个张松,但是陆离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

这份不一样就不一样在,去的时候对方还是益州人,回来时已经是曹操的人了呢。

明公,这拉人能力不减当年啊。

又或者应该说,这份能力是越发厉害了才对。

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拉人更多要靠展现自身能力,画出利益大饼,以及不知道合不合对方口味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