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松归来(第2/2页)

但是随着一个人越走越高,地位与权力本身便已经是最好的能力证明与魅力体现。

美不美、惨不惨都是次要的,强不强才是永恒的主题。

陆离当时可是给自己营销过“美强惨”人设的存在,对这一套可了解了。

虽然张松已经都是自己人了,但对方显然没有任何“认亲”想法。

陆离表示自己很明白,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谨慎点是好事啊。

大家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事好像就已经确定了一般。

事实上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这要是没有想到一起去怎么办,要是对方有意做出的假象又该如何,陆离不喜欢意会这种东西。

而曹操显然也很明白陆离这份谨慎,所以几乎跟对方前后脚的,自邺城而来的信件证实了一下这份意会。

自己人,真的自己人,伯安记得配合一下。

其实说是让陆离配合,这还真的不太好配合,跟对方关系过于密切的话,容易被人指摘张松已经被曹操收买了。

虽然这就是事实,但有些事实不到了合适的时间是不好摆到台面上来的。

毕竟你以忠心刘璋的属下身份去带着一副为了对方着想的面目劝人,与你早就已经投靠了别人,为了别人的利益来劝说刘璋放弃自己的利益,就不说这种难度会不会产生变化,本身给人的感觉也截然不同。

陆离索性将主动权交到“地头蛇”张松手中,暗示对方有什么需要自己配合的地方尽管说,绝对没有二话的。

这种友好的同僚氛围,让张松本就已经下定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一些。

益州的同僚氛围倒也不能说尽是勾心斗角,他跟法正就是很好的朋友,但你要说大家团结一心,你只看刘璋继任益州牧后自身内部闹出来的各种乱子,睁着眼睛说瞎话都很难说得这么瞎。

再看看他新选择的公司,不管是上司能力,公司底蕴,发展前景,还是公司氛围,那都是一等一的好,遇到这样的好单位就赶紧跳进去吧。

张松回到成都的路上一直在思索要怎么说服刘璋当韩馥第三,什么,你问韩馥第二是谁,大汉还有谁不知晓刘表当了韩馥第二吗?

刘·死不瞑目·表:……

张松说服刘璋的草稿在路上暗自打了一大堆,但等到他真的回到了成都,却发现这里的情况好似跟自己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

张松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回来怎么就接收到了来自上司及同僚的,一种类似看救世主or指路明灯的目光。

怎么,我投效曹操这事莫非你们都知晓了不成,咋的都是这么一个反应呢?

幸而大家都不是什么谜语人,张松本人也并非笨蛋,再加上旁边还有个实实在在的好友解说,张松立刻就明白自己现在拿的到底是什么剧本了。

该说不说的,明明不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是陆州牧这一手倒是帮忙打了个好配合。

张松立刻有了主意,开始说起了自己前往拜访曹操的见闻,以及刘璋等人最想要听的,曹操对于益州的态度与想法。

如果有的可以选,刘璋当然还是更想要在益州自己当家做主。

毕竟一个是看别人的脸色活着,一个是让别人看自己的脸色活着,但凡不是傻子,都应该知道要怎么选择。

可话又说回来了,怎么活着是有区别不假,但是活着还是死掉之间区别更大,所以若是事有不可为,这也不是不能变一变。

如今曹操还打着一个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帜,刘璋本该用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说事,表达一下自己对天子的忠心耿耿,我这么好的一个汉臣,曹司空你可不能来打我啊。

然而有关曹操是否会上进的风可以说是吹彻大汉大江南北,至少益州不曾消息闭塞到未曾耳闻,所以刘璋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还真的不好对着曹操说什么。

此刻面对出使曹操回来的张松,他也只带着几分干巴巴以及眼巴巴的问道:“子乔去往邺城可有见到曹司空?”

张松自然是表示自己见到了。

刘璋又问:“不知道曹司空对益州如何看?”

这个嘛,张松突然面带忧虑,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口气叹的,让刘璋后背发凉。

子乔,你这是干什么啊子乔,怎么还突然叹气了呢,你可别吓唬我啊。

虽然心里发毛,但刘璋面上还是稳住了的,声音中也不带有丝毫颤抖,只手心被汗水浸润而已。

刘璋:“子乔何故叹息?”

张松抬头看了几眼自己的同僚,好似自己接下来的话不适合让太多人听到一般。

可事实上如今坐在这里的都已经是益州核心成员了。

张松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刘璋身上:“我为明公而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