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3页)
宋知南摇头:“食堂吃腻了,我记得你喜欢吃饺子,我也好久没吃了。咱们就去吃水饺。就这么定了。”
两人聊了会儿天,宋知南开始整理记录今天的咨询案例,何黛看了直咂舌:“这也要记下来吗?”
宋知南边写边回答:“最好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做为案例参考,方便后面的工作人员,还能留下咱们的名字和作品,一举多得。”
何黛跃跃欲试:“那行,我以后也记录案例。”
宋知南飞快地记录下她和王翠花刚才的谈话内容,注明年月日,签上自己的名字,啪地一下盖上他们办公室的章。
宋知南刚忙完,就听见何黛小声说:“完了,王翠花的婆婆找来了。”
宋知南抬头瞥了一眼,见一个老太太健步如飞地跑过来,那速度就跟上超市抢鸡蛋一样快。
宋知南铺上一张新稿纸,问何黛这老太太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马五妮。”
两人话音刚落,马五妮就冲到了宋知南面前。
她那双三角眼里冒着火光,咬着后槽牙问道:“姓宋的,你跟我儿媳妇说啥了?她一回到家腰板都挺直了,说话口气都变了。她本来就没素质不懂事,你们妇联倒好,不帮着劝就罢了,还替她撑腰,你们可真行。”
宋知南一脸严肃地说道:“马老同志,早就在1949年,领袖就向全世界宣布咱们龙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咋地?你不想让你儿媳妇站起来?你这是压迫贫下中农,妄图复辟封建帝制。”
杠精值加5。
马五妮的嘴巴张成圆形,被噎得一时接不上话来。
马五妮到底久经沙场,也就震惊片刻,很快就反应过来。她气得七窍生烟,提高嗓门:“哎哟歪,你可真厉害,一上来就给我扣那么大的帽子。我压迫她啥了?我还复辟那啥帝制,我有那么大能耐吗?”
宋知南一脸严肃地说:“马同志,伟大领袖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你儿媳妇来妇联说句话你就百般阻挠,还试图威胁工作人员,你这是想一手遮天?这个问题很严重你知不知道?”
杠精值加5。
马五妮气得直跳脚。
宋知南丝毫不受影响,继续一板一眼地询问:“马同志,你家是什么成分?你爷爷奶奶是干啥的?你太爷爷太奶奶是干啥的?交代一下你家祖上九代的成分。”
马老太太气得两眼喷火,一跳老高:“你啥意思?你凭啥查我家的成分?我告诉你,我娘家就是乡下的,我爹娘都是贫农,我娘家是八代贫农,思想红得很。”
宋知南面带诧异:“哦,原来你也是农村出身啊,那你咋还看不起乡下人呢?你这不是看不起自个儿嘛?”
老太太语结。
宋知南自言自语:“不对啊,人咋能看不起自己的出身呢?我觉得你的家庭成分肯定有问题,你爷爷是不是地主?”
马五妮急声反驳:“你爷爷才是地主,你们全家都是地主。”
宋知南一点也不生气:“你怎么这么着急这么紧张?你别急,慢慢交代。”
“我交代你个头,我不跟你说了。”马五妮骂骂咧咧地往外走去。
马五妮气得肝疼,一出门就像个大喇叭似的,大力宣扬宋知南多么不讲道理。
她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哎哟歪,妇联的工作人员真是一届不如一届。那个小宋你们知道吧?她只向着年轻媳妇。我一去,人家就给我扣大帽子,还说我家是地主?我家是八代贫农,哪来的地主?你们不知道,那个王翠花从妇联回来后,腰板都挺直了,说话声都变大了。还说我们家配不上她,还说我们家是在城里找不到媳妇才去的乡下。我呸。我儿子有工作又老实,长得也俊,当初多少有工作的城里姑娘稀罕他……”
围观群众不解地问:“既然有那么多城里姑娘稀罕他,那你家为啥要娶个乡下媳妇?”
马五妮被噎了一下,随即又说道:“我们当初眼瞎糊涂呗。”
还有人刨根问底:“我咋记得因为你公公婆婆老生病,你老头也有病,你到处托人给你儿子说亲,媒人都躲着你走?”
马五妮瞪着眼睛,拔高声调:“没有这回事,你肯定记错了。”
……
马五妮这一番宣传后,众人反应各异。
附近的媳妇们:“宋知南真的替年轻媳妇说话?真有这种好事?”
附近的婆婆们:“连马老太都败在宋知南手里,说明这个小宋有两下子。以后会不会也轮到咱们?”
“人家小宋很讲道理,她教训的是马老太那种蛮不讲理的婆婆,咱们都是好人。”
“说得也是。”
也有不少跟马老太差不多的人,她们觉得宋知南坏了规矩,婆婆教儿媳妇做人那不是应该的吗?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你现在不让婆婆耍威风了,那就是在破坏规矩。她们打算以后遇着宋知南,好好跟她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