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雪花胡乱飘, 北风起劲叫。新年快到了。
虽然有人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但提倡归提倡, 大家私下里还是按照老一套来。
宋家这个新年还不如往年舒心。往年不管怎样,全家都是齐齐整整的,家里是热闹的。
往年也没有出宋秋实那档子事。现在倒好,宋上进给大儿子宋秋实写信,宋秋实说他不想面对亲戚邻居的闲言碎语,就不回来过年了。
宋上进唉声叹气,李玉华眼眶发红:“我的秋实,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外面多可怜呐。”
宋上进看看家里,二女儿出嫁了,自然得在婆家过年。三女儿,不提也罢, 一想到她就来气。
宋冬宝端详着父母的脸色, 试探道:“爸妈, 咱是不是得去接三姐回来过年?就咱们仨多没意思啊。”
李玉华阴阳怪气地说:“呵,她是祖宗吗?还得用人去接?她不会自己回来吗?”
宋上进也附和道:“就是, 她想回就自己回来, 不想回拉倒。别人一家人子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就她孤孤单单一个人,我看她怎么过?”
宋上进和李玉华想到一起去了,他们以为的宋知南此时一定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哪里想到,宋知南此时幸福的不得了。
趁着过年,宋知南囤了一大堆吃的喝的。瓜子、花生、干果样样俱全,小麻花、糖瓜、糖豆每样都不缺, 想吃哪样吃哪样。年还没过,她的脸圆了一圈, 个子又长高了一截。现在的她是实心的,身上的肉一捶下去硬邦邦的。她过完年才十六,还有希望再长一点。猫和狗也胖了一圈,皮毛闪闪发亮。
魏芬让两个孩子给她送来一盆炸丸子,李群英给她送来一盘冻梨,王翠花回娘家前给她送了炒瓜子和柿饼。边月给她送来了一小筐柿子,何黛也送来一篮子零嘴。
大姐宋知春让丈夫吴江给她送来一筐包子馒头,她回送姐夫一袋子萝卜和土豆。
宋知南今天尝尝这个,明天尝点那个,每天换着花样吃。吃完饭,就窝在炉子边一边磕瓜子花生一边看书,猫和狗都卧在她脚边。
看书看累了,她唱歌给猫狗听。
外面,寒风呼啸,屋里歌声嘹亮。
人生如此枯燥,就得会自娱自乐。
宋冬宝来宋知南家时,正好听到宋知南在大声唱“大刀朝鬼子头上砍去”,吓得宋冬宝脖子直发凉。
“姐,我进来了。”宋冬宝敲了敲院门,大声喊道。
“进来吧。”
宋知南也没起身迎接宋冬宝,继续唱歌。
宋冬宝不解地问:“姐,你咋天天那么乐呵呢?”
宋知南一脸高深莫测:“人生苦短,指不定哪天就没了,乐呵一天是一天。”
宋冬宝还是不太理解:“可是你现在才多大,咋想那么远呢?”
宋知南摇头:“以你的年纪和智商来说,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宋冬宝无言以对。
宋知南大方地给宋冬宝一把瓜子,问道:“你今天来有事啊?”
宋冬宝一边嗑瓜子一边问:“姐,你不回家过年吗?”
“不回。”
“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多没意思。”
宋知南指指屋里:“你看,我有猫有狗有吃有喝有玩有乐的,冷清吗?没意思吗?我在家里能想吃什么吃什么吗?能放声唱歌吗?我现在哪怕倒着走都没人管。”
宋冬宝:“……好吧。”说得他都有些向往了。
宋冬宝也不太会劝人,呆了一会儿就回家去了。
他回到家如实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三姐一个人过得挺好的,屋里挺暖和,有吃有喝有猫有狗,想吃啥就吃啥。”
宋上进和李玉华听着心里非常不得劲。她一个人怎么可能幸福?她怎么敢那么幸福?
越临近年关,宋上进和李玉华心里越不得劲,邻居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问他们:“怎么你家就你们三口啊?你大儿子不回来吗?你三闺女呢?”
问得多了,两人心里越发不舒服。
宋上进突然说道:“秋实不回来就罢了,知南必须得回来。她离这么近还不回家过年,别人指不定说什么呢。”
李玉华没反对,算是默认了。
宋上进派宋冬宝去叫宋知南回来过年。
宋冬宝去的时候,宋知南正坐在火炉旁吃小火锅,她邀请宋冬宝一起吃。
宋冬宝看着旁边的架子上放的东西一脸惊讶:“竟然有羊肉,还有丸子?姐,你从哪儿弄的?”
宋知南说:“保卫科的老赵,他人面广,他家亲戚在内蒙,他弄了半头羊,给我匀了一点,这肉丸子是我自己做的,厉害吧?”
“厉害。”
宋冬宝吃着火锅说明自己的来意,“爸妈让我来叫你回去过年。他们说大哥离得远不回来就罢了,你要是再不回去,别人该说咱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