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3页)

宋知南不在意地说:“咱们家被人说的还少吗?隔三差五整一个新闻,还怕人议论?”

宋冬宝绞尽脑汁地劝说:“三姐,让你回就回吧,你回家过年有个好处,就是不用自己做饭了,要不然天这么冷,你还得自己动手做饭干活。”

宋知南冷笑:“你、爸、大哥往年是不用干活,可家里的活总得有人干,你说都是谁干呢?”

宋冬宝猛然想起这茬,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好嘿嘿一笑。

宋知南越想越为原主生气,便说道:“你回去告诉爸妈,别来请了,我不回去,这儿就是我的家,我人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宋冬宝见姐姐突然生气了,连劝也不敢了,只好埋头吃饭。

宋冬宝蹭了一顿火锅回家去了。

宋上进和李玉华得知宋知南坚持不回来过年,两人摔摔打打、骂骂咧咧。

宋上进冷着脸说:“不回来拉倒,家里还省了几顿饭呢。别人家的闺女逢年过节又是给爸妈添衣裳又是发红包的,她倒好,一点表示都没有。”

李玉华也是愤愤不平:“隔壁院里的小玲,刚上班没几个月,每月工资上交大半,还从牙缝里省出钱给她妈买了一件新衣裳,给她爸买了棉帽子,给她弟买了双新棉鞋,大家谁不夸小玲孝顺懂事?”

夫妻俩越说越不平,越说越生气。

到了大年二十九下午,宋知夏过来给娘家送春联和窗花,随口问道:“爸妈,三妹怎么没回来过年?”

李玉华阴阳怪气道:“人家翅膀硬了呗。”

宋上进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空,突然说道:“昨天我去邻居家打牌,别人还跟我开玩笑,问我小四到底是不是咱俩亲生的?给我弄得一脸尴尬,你说这叫什么事?明明是自己生的孩子,结果别人都怀疑抱错了,怎么解释都不信。”

宋知夏以前不敢顶嘴,因为爸妈是真动手打她。她现在到了婆家,公婆嘴里虽然没好话,但是不敢轻易动手。再加上她这几个月解放了不少天性,人也变得大胆起来了,便接过宋上进的话说:“爸,咱们听话听因,别人为啥总怀疑三妹不是你们亲生的?还不是因为你们太偏心。”

宋知夏一句话同时惹毛了宋上进和李玉华,两人勃然大怒:“知夏,你是怎么说话的?我们哪里偏心了?怎么?你的翅膀也变硬了是吗?”

要是以前,宋知夏吓得立即闭嘴不言,现在嘛,她已经今非昔比了,就反驳道:“有没有偏心你们自个儿心里清楚,三妹是从一生下来就这样吗?还不是被伤透了心才变成现在这样的?即便如此,她的心还是善良的,我被婆家欺负,她也没有不管我。”

宋上进盯着宋知夏:“你长能耐了,还学会顶嘴了?”

宋知夏吓得习惯性后退几步,但她想到自己已经结婚成家了,断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硬撑着回道:“爸,你看看,我只不过说几句自己的看法而已,你都不让我说。我已经成家了,你还是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你打过秋实和冬宝吗?这不是偏心是什么?现在秋实已经靠不着了,就剩下冬宝一个,要是我们姐妹仨都跟你们离了心,你们好好想想你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吧。”

说完,宋知夏扭头就要离开。

李玉华见二闺女也造反了,跳着脚骂:“你这个白眼狼,可赶紧滚回去吧。”

宋上进阴沉着脸沉思片刻,突然叫住宋知夏:“知夏,你别走,跟我一起去小四哪里,咱们去请她回来,冬宝也一起去。”

三人到了宋知南家,宋冬宝已经来过两回,已经惊讶过了。宋知夏常来干活做饭,也早已习以为常。

宋上进很少来,此时看着屋里的摆设,不由得面带诧异。

这屋里的装饰比他们家弄得还好还舒坦。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子中央生着炉子,上面竖着一根粗粗的烟囱,炉子上面有一个铁架,上面的茶壶正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旁边烤着馒头片、红薯片、花生,屋里弥漫着茶的热气和馒头的焦香。

宋知南坐在软软的椅子上,腿上盖着厚厚的毛毯,小猫躺在毛毯中间睡觉,小狗就卧在她脚边。

左手边有一个矮矮的竹子置物架,上面放着式各样的零食小吃,右边的架子上摆着书,两个架子上的东西随手就能取到,物质精神都齐了。

宋上进语气复杂:“小四,你可真会享受呀。我跟你妈都没你这么会享受。”

宋知夏心说,怪不得三妹不想回去过年,换了她也不想回去,一回去就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忙得脚不沾地。

宋冬宝忙说明来意:“三姐,我们三个来接你回家过年。”

宋知南不解地问宋上进:“为什么你们非要那么执着于形式呢?我回不回去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