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宋知南和宋知夏刚在大伯家吃完饭, 大姐宋知春捎话说,让她俩有空过去吃饭。
宋知南想着, 她过年后还没去大姐家呢。前些日子大姐回娘家。结果她因为被炮仗声吵得没睡好,白天插上门补觉,睡得太香,宋冬宝敲门来喊她,她没起来,自然也没见到大姐。去就去吧,串完这次亲戚,她后面又该忙起来了。
宋知南和宋知夏商定这个星期天早上一起去大姐家,她把家里的一块花布拿给宋知夏:“你不是在跟湘湘姐学做衣裳吗?用这块花布给咱外甥女做个罩衣。”
宋知夏点头答应:“那行,我那儿还有一块卡其布,裁一块给咱外甥做件外套。”
春节过后,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风也不再像刀子似的, 割得人脸疼。阳光也有些暖意了。
宋知南憋了一个冬天,下班后喜欢在外面多晃悠一会儿。上班时, 她也能出去逛逛, 因为她要外出找采访素材。
这天上午,春风温柔,阳光温暖。
宋知南心情惬意地走在人民广场上。此时大家都在上班上学,广场上人不多。她找了个背风向阳的地方闭目养神晒太阳。
忽听得脚步声响起,宋知南睁眼一看,李书悦一边扫地一边向她这边移动。
李书悦见四周无人,便小声说:“谢谢你的药和棉衣, 枇杷膏很管用。”
宋知南说:“不用客气,那药也是别人送我的。你要注意身体。”
李书悦接着说道:“你喜欢看书, 也有藏书的地方?”上次那批有问题的书被宋知南搬走后,没听说出问题。
宋知南点头:“反正我藏的书没人找得到。”
李书悦说:“那太好了,我这儿还有一批藏书,我想交给你保存。书你随便看,如果将来哪天局势恢复正常了,你就把那些书还给图书馆。如果局势一直这样,你自己看着处理就行。”
宋知南点头答应:“没问题,我去哪里搬书?”
李书悦想了想说:“打扫你家那一片的清洁工生病了,我替代她几天。我每天天不亮就去打扫卫生,我趁着没人,会把书装进麻袋里扔到你的院子里。”
宋知南摇头:“麻袋太响,说不定会惊动左右邻居。而且还会摔坏书。我提前把院门打开,你趁着没人搬院里就行,我一听到动静就起来收好。”
“好。”
两人说着话,有两个老头往这边走来。
李书悦赶紧说声:“我得走了。”
宋知南叫住她说:“李老师,你要好好保重身体,能挺住就是胜利,黑暗只是暂时的,黎明一定会来的。”
“好!”
李书悦换个地方继续扫地,宋知南觉得晒够太阳了,就起身离开。
次日清晨四点,宋知南就起来把院门的插销打开,留下一条缝隙。
李书悦如约把一袋子书塞进门里,再若无其事地打扫卫生。
宋知南早上起来把书搬进屋里,先检查一遍,这些书里有外国文学名著,也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大部分是图书馆的藏书,还有一小部分是私人藏书。
宋知南把书扔进空间里,只留下几本现在要看的。
此后,连着三天都是如此,李书悦扔书,宋知南起来搬运,两人配合默契,没出任何问题。
转眼间,到了星期天。宋知南和宋知夏按约定好的时间汇合。宋知南借了李群英家的自行车,宋知夏骑着陈家的自行车,两人一起朝大姐家骑去。
宋知南说道:“我今年得想办法弄辆自行车。”
宋知夏说:“我的目标是攒一台缝纫机,我喜欢做衣裳。”
“咱们一起努力吧。”
两人一边比赛骑车一边大声说笑。
两人骑了两个半小时才到宋知春家。
宋知春看到两个妹妹一起来了,自然十分高兴。
两个孩子都在家,不用人吩咐就跑出来迎接两人。
“二姨,小姨。”
这俩孩子,男孩七岁,叫吴松;女孩子五岁半,叫吴桐。两人都养得白白胖胖的挺可爱。
大姐夫吴江也在家,听到声音忙出来打声招呼:“二妹三妹来了,快进来坐。”
吴家大嫂王青玲和婆婆牛菊花一听宋知南来了,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又嗖地一下缩回去了。
缩回去就缩回去呗,缩了一会儿,两人又悄悄探出头来。
吴江见此情形十分尴尬,他特意告诉老母亲一声:“娘,小桐的二姨和小姨来了。”
你既然知道了,就大大方方地出来打声招呼呗,这探头探脑的算是什么事?
牛菊花不得不出来应付:“哎哟,她二姨小姨来了?我这眼神不太好,没看清楚,还以为是谁呢?”
王青玲一看婆婆出来了,转念一想,吴江也在家,这个宋知南应该不敢当着她姐夫的面怼她吧。她觉得她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