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姐妹两人说话间就到了大伯母家, 大伯宋自强今天也在家。宋自强跟宋上进长得有三分相像,不过比宋上进个子高些, 气质斯文些。宋自强是宋家第一个中专生,也是宋家第一个进城的,宋上进就是他给弄进城的。

宋上进有点贪心不足,一会儿嫌工作不好,一会儿嫌分的房子不大,他觉得大哥家条件比他好,就应该多帮他。

宋自强和何梅也是不肯吃亏的人,两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再加上老家父母亲戚的瞎掺和,到最后兄弟俩形同陌路。两家也就婚丧嫁娶时会来往一下,平常很少走动。

小孩之间没那么讲究, 宋知南和宋知夏小时候去找宋湘玩, 回来被父母打了一顿, 以后也不敢去了。

“大伯,大伯母, 湘湘。”

两人挨个打招呼, 顺便把带来的礼物放到桌上。

何梅嗔怪道:“来就来了,还带啥东西呀。”

嘴里这么说着,何梅的眼睛扫了一眼桌上的东西,十分满意,这个小南是个大方的,比她那抠门的爸妈强多了。

宋自强和何梅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何梅拉着姐妹两人嘘寒问暖。

“哎哟, 小南,你又长高了, 比以前白胖多了。女孩子就是要胖些才好看。知夏你瞧着气色也不错。你说你俩,一个在妇联一个在广播站,都是体面的好工作。不像我,天天在药房窝着,身上总有一股散不去的药味。”

宋知南说:“大伯母,药房的工作多好啊,人人都离不了。”

“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何梅说着话,突然想起什么,拿出两个纸袋递给两人,“这里面有治疗伤风感冒的药,还有三瓶枇杷膏,给你们。”

宋自强和宋湘一起说:“大过年的,你送人家药,合适吗?”

何梅讪笑一声:“咱自家人哪有那么多讲究?”

主要是这些药都是从单位低价拿的,拿来送人惠而不费,就是时间上不合适。

宋知南倒没有这些讲究,愉快地收下了:“我正好吃多了油腻的东西,嗓子有些不清爽,喝点枇杷膏挺好的。”

宋知夏也跟着表示感谢。

何梅满意地笑了,这俩孩子没随她们爸妈,大方懂礼节不说,还会说话。哪像那两人,自己一毛不拔,你送再多东西,人家都嫌少,好像谁欠他们似的。

宋湘送了宋知夏两条手帕,给宋知南一顶卡其布做的帽子,一双手套。

宋知南挺喜欢这顶帽子,戴上去一试,还真挺合适。

她由衷地夸道:“湘湘姐,你的品味可真好,你上次去我单位,我同事还夸你的衣服好看。”

宋湘被夸得不好意思地笑笑。

何梅却在旁边说:“这孩子,我说她好多回了,叫她朴素些,她非不听,挣的那点工资全花在穿衣打扮上了。”

宋知南替宋湘说话:“打扮好看多好啊,总比灰头灰脸的好吧?再说了,你们家条件好,不差湘姐那点工资。”

大伯是药厂会计,工资不低,堂哥在建设兵团每月也有工资拿,他们家里四个挣工资的,条件算是非常不错了。

几人闲聊几句,何梅和宋自强就去厨房准备午饭,宋湘拉着两人到她房间。

宋知夏一进了宋湘的房间,忍不住连声赞叹:“哇,湘湘,你的衣裳好多了,这么多花布,还有缝纫机?”

宋知夏对缝纫机十分感兴趣,宋湘热心地教她。两人一个用心学,一个用心教,配合得十分默契。

半小时后,何梅喊她们出去吃饭。宋知夏都有些不舍地离开缝纫机。

宋湘主动说:“你以后有时间可以过来学。”

“那太好了。”

宋知南也说:“我那里正好有布料,你拿过来给大姐的两个孩子做身衣裳,咱们下次过去正好拿给他们。”

“没问题。”

三人出去吃饭,刚过完年,大家家里的存货还有不少,今天的菜就挺丰盛,有鱼有肉有蛋。何梅还拿出一瓶低度数的酒,给每人倒了一小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家的话也多了起来。

何梅热情地招呼两人吃菜,拉着宋知南的手说道:“小南啊,以后记得常来。我其实可喜欢你俩了,就是以前跟你爸妈有点不对付,我们大人之间的事跟你们没关系。不管咋说,你大伯到底是你大伯。”

宋知南好歹也是个社会人,酒桌上的礼仪还是知道点的,便说道:“大伯母,我对你印象也不错。我小时候就特别羡慕湘湘姐,因为你不重男轻女,特别疼孩子。”

用李玉华的话说何梅特别护犊子,小时候宋秋实抢宋湘的东西,何梅扒了他的裤子就啪啪打屁股。当时妯娌俩差点干起来。

何梅笑着说:“都是我生的,我当然疼。我跟你妈可不一样。你这孩子哪哪都好,又聪明又能干,长得还好看。就是有一样不好,你投错了胎,你要是托生在我肚子里,你可就幸福了。像你这样的人才,要搁我们家,我得天天供着你。哪像你爸妈,净疼那些不中用的。我跟你讲,闺女能疼,儿子不能疼,儿子越疼越没用,就得狠狠使唤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