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4页)
王增光难得看到一个爱说又能说的同学,就不想让她这么快下去,他站在一边,笑着引导宋知南多说:“宋同学,你说得很好,从同学们的反应来看,大家都很喜欢听你讲话,你不妨再多说几句,比如谈谈你的理想你对未来的展望之类的。”
宋知南往下压一压手:“既然大家愿意听,那我就简单说两句。我的理想是当作家。我想向世界表达我的想法和愤怒,向世人分享我的智慧和幽默。有志于此的同学私下里可以跟我交流,我们一起开始文学的长征。”
周好古点头:“宋同学的理想很了不起。不过,我必须得提醒你一句,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宋知南笑着说:“我知道,作家就不是靠培养出来的。我来大学就是为了强制自己多读几年书。将来跟别人文化论战时,底气更足。”
杠精值100。
周老师笑而不语,王增光面带苦笑,他确认了,这个宋知南一定是个不好管的刺头。
宋知南则是喜形于色,她已经摸索出一点规律来了,周老师值100,昨天的小领导面值120,那校长不得是150或是200?哎呀妈呀,这就相当于满学校都是行走的钞票,光是想想,就动力满满。
宋知南回到座位,下一个上台的是于蓝。
于蓝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大大方方地说:“我叫于蓝,今年18岁,家就在西齐市,我以前当过班长,喜欢为同学们服务,我希望大家能选我当班长。”
宋知南带头鼓掌,其他人也赶紧跟上。
周好古笑着说:“于同学很勇敢直率,新一代的大学生就应该这样。自我介绍环节结束后,咱们就选班长。”
王增光轻轻叹息一声,这一届的女生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挺勇猛呀。
于蓝之后就是魏秋月和张小凤,魏秋月落落大方,张小凤有些拘谨,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
除了301宿舍的,还有四个女同学:魏素琴、胡月、刘会清、陆春和,她们家在本市不住宿舍。
宋知南打量着这帮男同学,27个人,其中7个已婚,年龄最大的31岁。年纪最小的叫苏星,才16岁,脸上还长着青春痘呢。
自我介绍完毕,便到了选班干部的环节。
宋知南力挺于蓝:“于蓝精力旺盛,又有当班长的经验,愿意为同学们服务,我选她。”
其他女生也纷纷响应。
男生这边,他们大眼瞪小眼,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么多男生,却让一个女生来管他们,这显得不太合适吧?
这时,孙耀祖突然说道:“宋知南同学,我觉得你也挺适合当班长的,我选你。”
宋知南:“于蓝比我更适合。你们男生不会是不服气被女生管着吧?要不你们推荐一个人出来,咱们公平竞争。”
大家刚认识不久,这些男同学还是挺想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个好印象的。
“没有没有,我们也觉得于蓝挺好的。”
于蓝就这么当上了中文系1班的班长,个子最高的刘长胜当选为体育委员,王琳当选为文艺委员,宋知南是学习委员,班里年纪最大的老大哥周鹏是生活委员,周鹏31周岁比魏秋月还大一岁,用他的计算方法,他虚两岁,今年33了,已婚,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孩子15了,只比他们班年纪最小的苏星小一岁,用他的话说,他不用费力就能生下苏星。
现在还没正式开学,下周一才开始正式上课,她们这两天主要是熟悉校园环境,为开学做准备。
经过这两天的相处,301宿舍里的女生们彼此都熟悉起来了。
虽然大家年龄差距很大,性格各有特点,但目前相处得还算和谐。
大家按年龄排序,魏秋月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赵清波24岁排第二,谢欣然23,但她生日在正月,比宋知南大2个月,排第三,宋知南只能排第四,王琳是老五,于蓝老六,张小凤最小是老七。
她们宿舍的第八个同学,仍然没来报到。
魏秋月担忧地说:“这马上就正式开学了,这个同学怎么还不来呢?难道是家里有什么事给绊住了?”
宋知南却想到了别处:“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位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也许她并不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
大家异口同声:“不会吧?”
魏秋月年龄大,经的事比大家多,她思考片刻,也赞同了宋知南的说法:“我觉得老四说得很有可能,大家考上大学不容易,咱们毕竟同学一场,我建议咱们去招生办查查这个同学的家庭地址给她寄一封挂号信让她赶紧来报到。”
于蓝自告奋勇道:“我是班长,我去查。”
于蓝行动迅速,当天就查到了这个同学的地址:“这个同学叫马招云,跟老四是同乡,家在河东省青阳市东川县大河口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