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你要想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就不能不打好古文底子,宋同学,我建议你把《古文观止》背诵一遍,再背诵一些诗词,不用太多,三四百首就行,再加上四大名著打底,你的文笔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大家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宋知南,宋知南这次难得没杠,“吕老师您说得对,我明天早上就开始背诵。”
吕会琴满意地笑了,讲完课,她顺手把《杂文周刊》放在书架上。
一下课,同学们便去抢杂志看。
没抢到杂志的围在宋知南身边例行羡慕:“稿费一百块,好多啊。”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大家在学习之余,也开始疯狂写稿投稿。投稿的人很多,但投中者寥寥无几。
301宿舍的女生们也开始掀起了投稿的风潮,她们写完还拿给宋知南看。
宋知南看了一圈,发现就赵清波有点写作天分。魏秋月点评别人的文章时很有水平,但自己写就一般。
谢欣然心细认真,搞校对是一把好手。马招云和张小凤非常光刻苦认真,风格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写材料搞学术研究应该都可以,但写小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魏秋月总结道:“也就是说我以后的方向应该是文学评论,招云和小凤可以往学术研究上靠。”
于蓝问道:“那我呢?”
“你应该去当领导。”
“至于欣然,我觉得她适合当编辑。”
“咱们宿舍最有可能是在文学上写出成绩的就是老四和老二了,你俩要努力了,多写点作品好让我评论。”
宋知南说:“我们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魏姐你以后去从政,小凤和招云就留在大学当老师搞学术研究,于蓝先从政再从商,欣然从政搞研究都可以。我和清波就来颠覆文坛。”
大家嘻嘻哈哈:“哎哟,这关键的岗位都被咱们宿舍给占了。”
“咱们都听老四的,老四天生聪慧。”
“好。”
301宿舍的女生大体上相处得还算和谐,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和小矛盾。
比如魏秋月打呼噜太响,张小凤总是忘了洗脚,于蓝上下床时总是地动山摇,平时也喜欢大呼小叫,马招云爱磨牙说梦话,谢欣然有洁癖,宋知南对环境安静有要求。
好在大家的性子都还不错,有问题的虚心接受意见,也愿意去做出改变。提出问题的也愿意多宽容体谅。
张小凤在大家的帮助和督促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魏秋月知道自己呼噜声太响,索性晚一些睡,等大家都睡着了,她再睡。于蓝的动作也变得轻柔许多。
谢欣然做好自己的卫生,尽量少管别人。宋知南写作时尽量去图书馆和自习室,打腹稿时就在学校东边的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构思,饿了就到东门去买点吃的。
在宋知南的帮助下,赵清波的散文《春雨》在《河西文艺》上发表了,得稿费9块,她买书买杂志花了6块,请客花了3块。
继赵清波之后,301宿舍的女生又接到了孟金秋的请客邀约,孟金秋要请她们八个人吃饭,陪客是祝景星、苏星。
宋知南过去问道:“孟同学,你是有什么事要找我们帮忙吗?”
孟金秋性格内向,跟女生一说话就脸红,他不敢看向宋知南的眼睛,看着自己的脚尖说道:“我想请你吃饭,向你请教写作上的问题,又怕只请你,你不好意思来,就、就索性把大家一起请了。可我自己也不敢来,就只好拉着祝同学和苏同学一起壮胆,请你们一定要给我个面子。”
宋知南说:“没事,咱们毕竟是同学,你有事直接跟我说就行,请客太破费了。”
苏星赶紧替孟金秋说话:“我觉得咱们这么一大群人一起吃饭,应该没事的。宋同学你就答应了吧。”
祝景星也说:“我打算跟孟同学一起请你们,毕竟你上次也请我们吃了肉包子嘛。”
苏星忙说:“也算上我,我也吃了宋同学的肉包子。宋同学,你要是觉得过意不下去,下次还请我们吃肉包子。”
宋知南跟姐妹们商量一下,大家伙笑着说:“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你,你要是觉得行,咱就一起吃。”
宋知南考虑片刻最终答应了,不为一顿饭,就为了分化班里的男同学,她这人心善,见不得他们跟孙耀祖那样的人沆瀣一气。
饭桌上,孟金秋羞涩得跟刚进门的新媳妇似的。张小凤跟他一比都显得挺活泼开朗。
“宋同学,你能帮我看一下稿子吗?”
“可以,你把稿子给我,我抽空看看。”
孟金秋扭扭捏捏地拿出自己的习作,宋知南大概看了一眼就放进了书包里,打算晚上有空再认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