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写完《女人的风格》, 再搭配一篇男知青与村里小芳的故事。

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小芳被举止斯文、长相俊秀的男知青吸引,为他洗衣做饭, 帮他干农活,帮他排解苦闷。男知青不喜欢小芳,但又需要她,两人恋爱结婚,小芳很快就有了身孕,就在小芳期盼着孩子的到来时,高考恢复了。小芳大着肚子全力支持男知青考大学,男知青考上了大学,小芳却失去了丈夫。男知青一去不复返,在城里娶妻生子,而小芳却在村里带着孩子苦苦支撑, 艰难求生。

多年以后, 男知青生活富足, 家庭美满,即将升迁。小芳的女儿大铮历尽千辛万苦, 考上了大学进了城, 父女相见,男知青追忆当年,感慨万端,忍不住潸然泪下,他说他对不起小芳和大铮,以后会弥补她们。

就在大家以为这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尾时,大铮却在关键时刻揭穿了渣父抛妻弃女的可耻行为, 男知青的现任妻子痛恨他的欺骗和隐瞒,果断跟他离婚。男知青名声受损, 升迁受到影响。

男知青指责大铮为何如此绝情,大铮冷笑道:“我不是你的女儿,我只是你留下的孽债,我来找你不是要跟你相认,而是来讨债。”

这篇小说取名为《男人的孽债》。

宋知南打好腹稿后就开写,很快,她就进入了忘我的创作状态,

五千汉字是她的兵马,她指挥着这些士兵在稿纸排兵布阵。

宿舍里的姐妹们一看宋知南要写作了,自觉地安静下来,连脚步都变轻了。

《女人的风格》宋知南起初只打算写3万字,可是没搂住,越写越长,从短篇变成了中篇又变成了长篇,按照杂志的字数规定,超过3万是中篇,超过8万字就是长篇。《男人的孽债》超过了四万字,是个中篇。

这两篇投给《燕京文艺》不太适合,它一般只收短篇小说,宋知南重新给它写了一篇《女人就是太阳》。

《男人的孽债》投给《现代》,《女人的风格》先投给《九月》,如果不过,再投给《播种》和《钟城》。

她现在要做的是广撒网,目标是先发表,要赶紧抢占先机。

伤痕文学之后,还有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接下来好像是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

每个时期她都要写出几篇代表作,她要争取做到哪里都有她。只要她一直在桌上,她想吃的那盘菜总会转到她面前。她要让那些后世的评论家们怎么都绕不过她。看一篇小说觉得不适应不习惯,多看几篇不就习惯了?他们应该学会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他们,而她就是这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宋知南先写出初稿,再粗修一遍,最后精修定稿。三篇稿子整完,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这些日子,宋知南除了上课,就一直埋头写稿。学校里的玉兰花开了,她没都注意到。

大地春回,天气转暖,同学们脱下了厚重的棉衣,换上轻便鲜亮的春装,宋知南也换件红色短风衣。

宋知南一走进教室,就引来了大家的注目礼。

体育委员李长胜贱贱地一笑:“宋知南,你穿上这件衣服,只要不开口说话,其实也挺像个淑女的。”

教室室里传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宋知南翻了个大白眼:“李长胜,你不说话时像个二愣子,一开口又傻又贱。”

杠精值20。

李长胜继续说道:“宋大作家,你的小说我昨天熬夜拜读,但是说实话,我不太理解,也不赞同你文里的话。”

宋知南淡然一笑:“以你的智商和欣赏水平,你理解不了那就对了,你哪天要是理解我赞同我,我就该反思反思了。”

杠精值加20。

继李长胜之后,生活委员周鹏也跳出来说:“宋同学,你是班干部,心胸要宽广些,不要那么尖锐。你这人别的都挺好,就是这张嘴太厉害了,眼睛里揉不下沙子。”

宋知南:“来来,我往你眼睛里撒一把沙子,你试试别揉,谁揉谁是狗。”

杠精值20。

于蓝作势要起身:“我去外面抓把沙子扔到周同学眼里试试。”

大家轰然大笑。

魏秋月说道:“你们这些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吧,别期中考试考不过我们,又说三道四。一个个自己地里长荒草,还关心别人家地里土豆大小。”

张小凤也鼓起勇气发言:“我认为秋月说得对。”

李长胜拉着周鹏:“算了,咱们好男不跟女斗。”

宋知南冷笑道:“不跟女斗还天天挑事?斗不过就说这句话,你们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杠精值40。

于蓝接道:“李长胜屡战屡败,还总来挑战,你以后别叫长胜了,叫长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