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凌田搬回教工新村的第一天,感觉像是个全新的开始。
她把从家里带来的未开封的胰岛素放进冰箱冷藏,房间上下收拾了一遍,窗帘拆下来扔进洗衣机,书架和手办展柜仔细除尘,扫地,拖地,更换床品。
还从厨房柜子里找出一只徐玲娣过去用来浸杨梅烧酒的大玻璃罐子,刷洗干净,倒扣在阳台上晾干。
她打算今后用这个罐子来装用过的针头,想象它们撞击瓶底,发出叮咚的响声,再一枚枚堆积起来,就像是一种结绳记事般的仪式,鲁滨逊在树干上刻口子,埃德蒙·唐泰斯在地牢的墙上画正字,标志着她正式开启二十二岁自律青年的人生。
然后,她就开始心慌、头晕、乏力。
随即便收到戴上动态血糖仪之后的第一次低血糖提醒:您的当前血糖读数为 3.7mmol/L,请及时补充进食。
SHIT!
幸好房子小,她踉跄几步,挪到门口,从背来的书包里找出棒棒糖,抖着一双手拆开,塞进嘴里。
凌捷的电话也已经打过来,她接起来说:“在吃了,在吃了……”
嘴里含着糖,心想自己现在是货真价实的脆皮,下次干活一定不能这么猛了。
一时没什么力气讲话,但凌捷也没挂断,隔空陪她坐在地板上舔着糖,看着血糖曲线慢慢爬升。
手机忽然又震了一下,显示收到一条新消息,来自辛勤:【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尽量补液体,能很快把血糖拉上来,而且不容易后升,记得休息 15 分钟后测一次指尖血,确保血糖回到安全范围内。】
凌田已经缓过来一点,皱着眉读完这一段话,立马去看了眼自己的亲友圈。
显示已绑定的“亲友”有两个,都是 APP 自动生成的用户名,她也分不清哪个是凌捷,哪个是辛勤。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真的扫了那个二维码,并且可以收到她的血糖报警。
凌田突然很想问,大哥你到底什么意思啊?
自从出院之前,辛勤主动加了她微信,她已经不止一次想过这个问题,也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别自作多情。
他没跟她说过任何暧昧的话,更不曾对她有过暧昧的举动。但她也很难相信他会对随便一个管床过的病人做到这一步。她确实说过一些让人担心的傻话,但这都已经出院一个多月了,又是看血糖记录,又是给饮食、作息、就医的建议,一定代表着些什么吧?
而且两人有几次聊得那么愉快,她确定自己感觉到了其中的磁场,她觉得他对她多少是有点特殊的。可他偏偏在她提出请他吃饭之后拒绝了她的邀请,还跟她说别“没完没了”的。
那句话真的有点伤到她。
要是搁在从前,或者换一个别的人说出这种话,她早拉黑不理了,最烦这种捉摸不定,让她猜来猜去的。
可辛勤却又有点不一样,他跟她说的话真的有用。
就像今天他给她发的这条信息,告诉她液体补糖比固体效果好。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应该买点小瓶装的葡萄糖注射液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再囤点小甜水在家里,可乐、雪碧、养乐多,虽然平常不能喝,万一哪天又低血糖了,至少还能快乐一下。
就冲这一点,她还不能把他拉黑了。
两方面综合想了想,感觉这人简直像个 AI,在某个范围内,永远会给她解答和鼓励,不嘲讽,不刻薄,既正确又正能量,一点坏心思都没有。
可一旦她的问题过线,便冷不丁来一句:对不起,根据所在地区的法律,我不能提供您所要求的服务。
如果继续追问,估计就是“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了。
那也行,她决定了,暂时就当他是个 AI 吧。
于是,她程式化地回:【谢谢辛医生。】
手机再次震动,对面还是那句话:【不用谢,应该的。】
他既没换上她送的头像,也不用她画的表情图。
又一个叫她失望的点。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也是他在接稿平台上给了她开张第一单,以及第一条好评。
匿名网友“拉磨三勤”写道:画师出图迅速,沟通起来很愉快,无论形象还是职业特征都抓得很好,非常喜欢。
读着还挺真诚的,不像那种不走心的托儿,随便写一句“买了一箱,孩子爱吃”。
而且,这条好评多少起了点作用,再加上平台有新手推流,让她一下接了好几单。有买单幅 Q 版头像的,也有买套餐的,她不断收到通知提醒,您有新的约稿订单啦!
这种“小零食”讲究的就是快速跑量,交稿期限二十四小时。她没时间再纠结那位大哥到底什么意思,一连几天都过得忙忙碌碌的。
小生意终于开了张,但也让她充分理解了一个为什么,即使是在野人画手圈子里,也看不太上“中专”“大专”这两个平台,总是说在这里接单宛如黑奴採棉花。